行业配置双周报:A股科技行情交易情绪的多维度对比
核心结论:(1)多维度对比之下,A 股本轮科技行情的交易情绪处于高位。(2)相较于美股科技行情的估值+盈利双轮驱动,A 股主要由估值驱动,短期需要关注赔率。
A 股TMT 板块和双创指数的交易拥挤度偏高。(1)目前A 股TMT 板块交易拥挤度为43%,突破此前40%的历史最高值;美股目前为38%,历史最高为47%;港股是39%,历史最高是48%。横纵向对比来看,A 股TMT 板块交易拥挤度偏高。(2)双创指数交易拥挤度也处于高位。当前双创拥挤度合计37%,接近41% 的历史最高值。纳斯达克指数交易拥挤度当前54%,曾达63% 峰值;恒生科技指数当前37%,历史极值为51%。A 股双创指数纵向活跃度逼近历史高位。
龙头公司交易拥挤度处于中高水平,集中度较美股和港股偏低。(1)美股七大科技龙头市值占美股总市值22% ,交易拥挤度当前19%,近年来在15%-30% 区间震荡。
港股市值占比(19%)的45 家科技龙头,拥挤度春节后达35%,接近46% 的历史峰值。(2)A 股市值前百的科技龙头市值占比12% ,春节前后拥挤度从9% 升至13%,与港股(35%)差距大,和美股(19%)差距在缩小。
A 股TMT 板块估值整体偏高,指数层面是科创50 高位,创业板指低位。(1)A 股计算机行业PE(TTM)83 倍,处于过去十年90%分位,电子行业估值58 倍,处于近十年78%分位,通信是44 倍和68%分位,上述行业估值整体偏高;传媒行业是30 倍和32%分位。(2)指数层面,科创50 的估值87 倍,处于近十年98% 分位;创业板指是35 倍和22%分位。相比之下,纳指为45 倍和87%分位数;恒生科技指数是25 倍和27%分位。
龙头公司层面,A 股估值与美股相当,港股偏低。(1)最新数据显示,美股科技龙头PE 均值35 倍,中位数36 倍,流通市值加权36 倍。(2)目前A 股科技龙头PE 均值39 倍,中位数40 倍,流通市值加权34 倍。(3)目前港股科技龙头PE 均值29 倍,中位数14 倍,流通市值加权24 倍。
A 股科技行情主要依赖估值驱动,短期需关注赔率。(1)美股盈利主导,ChatGPT发布后信息技术行业、通讯服务行业盈利贡献占比均达到75%以上。(2)A 股估值驱动,DeepSeek 发布后创业板指上涨7.16%,估值贡献占比达66%;2023 年AI 热潮中创业板指下跌14.35%,估值收缩贡献-24.83%。(3)A 股两轮行情由估值波动主导,当前市场对科技行业的胜率预期趋于一致,短期更需要关注赔率。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研报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