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点评:促进民营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事件:
2025 年2 月17 日,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主要观点:
1、背景与2018 年有相似也有不同
1)外部环境。2018 年11 月和2025 年2 月两次座谈会都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背景下举行。2018 年中美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表现为关税冲击,尚未扩散至其他方面。经过8 年时间的发展,中美之间的矛盾已从贸易扩散到了高科技领域和投资领域。民营企业一直是我国出口的主力军,尽管受到了关税的影响,但2018 年到2024 年我国私营企业占出口总额从45%进一步增加至60%以上。民营企业不仅是关税冲击的主体,也是美国“小院高墙”政策冲击的主体。从参会企业涉及的行业也可以看出,本次座谈会发言代表更向中美科技竞争领域集中。
2)行政与法制。2023 年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围绕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搭建六个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各地纷纷成立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局(浙江、山东、山西、广东、青海等),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法制上,2025 年1 月,我国首部关于民营经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已结束,预计将很快落地。
3)民营企业在科技领域表现出色。近几年,民营企业在芯片、AI、新能源、机器人等行业表现出色。以DeepSeek 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极大缩短了中美之间在AI 领域的差距,并有效降低了AI 进入门槛,提高了AI 赋能实体行业的能力。这有利于形成科技进步刺激宏观层面的内生投资需求,产品升级刺激终端消费的可持续的良性内循环。
2、会议内容
本次座谈会中,习近平指出,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一视同仁,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资金面上,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法制方面,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3、对经济的影响
本次会议后可能对科技产业更为倾斜。规模以上企业中,无论是新产品项目数还是研发费用,私营企业占比稳步升高,显示出民营企业在科技研发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民企在人工智能(如DeepSeek)、机器人(如宇树科技)等领域的突破,或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
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贡献了国内城镇工资总额的60%,是提供就业和国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座谈会释放的政策信号直接关联宏观经济稳定。地方层面(如浙江、江苏)通过“两新”政策宣讲和营商环境改革,推动民企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浙江省通过“8+4”经济政策定向支持未来产业,广东省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强化属地服务,此类举措有助于形成差异化创新生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既是2018 年以来高层支持民营经济政策的延续,也是应对新形势下经济转型的关键部署。通过法治化保障、科技创新聚焦和政企协同深化,民企有望在稳增长、促就业、国际科技竞争中发挥更大作用。
风险提示: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