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就业视角:人形机器人风口推演
核心观点
科技决定人形机器人“出生”,宏观变量影响其“成长”,宏观权衡探寻趋势,乘风而为事半功倍。在宏观决策视角下,人形机器人宏观级量产进程或将面临两难权衡,即就业冲击这一“成长的烦恼”。“烦恼的纾解”大概率需要经济增长等宏观对冲。人形机器人的就业冲击症结在于角逐“过剩”,风口则在于弥补“短缺”的三个层面,若技术成熟,则相关领域的量产扩张或将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宏观视角下机器人为什么需要发展人形?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深化演进的结果。但从宏观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或是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从我国来看,虽然我国鼓励生育政策不断发力,但受制于人口结构婚育适龄人口逐步减少,生养后代成本较高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制约,改变出生人口下行趋势的难度可能较大。我国处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人口工作关键在于人口质量的提升,稳人口总量为主要基调。
我们认为,提升人口质量无法完全对冲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如老龄人口的护理需要、抚养比加大的同时,负责生产的适龄劳动人口短缺等,这就需要使用人形机器人抵补劳动要素的不足,使用人形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
人形机器人的“宏观级量产”是什么?
从企业微观角度来看,2025 年人形机器人已具备一定量产能力,综合来看,每年百台或千台左右是微观层面的量产起点。在政策方面,工信部对人形机器人实现整机批量生产的预期目标为2025 年。
我们将具有影响宏观变量能力的量产级别称为“宏观级量产”,预估接近千万台/年的量产级别或可称为人形机器人的宏观级量产。相较于微观层面量产,宏观级量产尚远。
宏观级量产意味着其能相对前期更广泛地运用于生产或生活中,要么从供给端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或相应行业增加值增速中枢显著提升,要么从需求端影响消费、投资、进出口的规模,从而对GDP 规模与增速的影响有更直接体现。
人形机器人量产为什么会被宏观决策变量影响?
科技革命从来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尤其是从微观量产向宏观级量产扩张过程中,必然会上升为国际、社会、经济问题。
我们在前期报告《无限风光在险峰——2025 年宏观年度展望》中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需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四层次发展框架理解未来的政策走向。首要应对好中美博弈,其次维护好社会稳定大局,三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四是促进经济增长。
从中美博弈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是科技竞赛的战略制高点,会改变军事、经济等领域竞争范式。从这一层次宏观目标来看,对人形机器人、AI 的政策支持提速加力的倾向较强,随着博弈的加深可能加快。从社会稳定层面来看,科技革命新工具的诞生,往往对传统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中的从业者带来冲击,甚至是失业的风险。从结构转型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是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在政策支持上易取得一致性。从经济增长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综合来看,宏观决策框架中,人形机器人能否加快宏观级量产将面临着两大宏观决策变量的权衡。一方面,中美博弈的紧迫性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加快宏观级量产的催化剂,但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带来的就业冲击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此外,经济结构转型也会带来转型行业的就业摩擦压力,人形机器人对经济增速的提升 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结构转型的加快与经济增长提速的后置将增加就业的压力。
人形机器人的就业冲击如何宏观对冲?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本质是整体上更接近人并在某些方面超过人,一旦能够量产且成本经济可接受,对就业的替代性将远超过去所有的其他类型机器人或智能工具,对就业直接的净影响大概率为负。另一方面,工作技能升级并非易事,这也会使得被人形机器人替代的劳动力,在该行业中重新就业带来较大挑战。
因此,在人形机器人对就业直接的净影响为负的情况下,其他行业能否扩张,新业态能否出现,带来就业增量进行对冲十分关键。我们认为,为实现人形机器人宏观级量产,所面临的劳动要素替代风险,需要其他行业的托举,当失业的社会稳定风险较大时需要经济增长等宏观变量发力对冲。
在结构上,我们认为,自动化、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的行业,受人形机器人的就业冲击或较大,而自动化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制造业受冲击或较可控。
宏观视角下,人形机器人更易借势的风口有哪些?
我们认为,科技决定人形机器人的出生,宏观决策变量则影响其成长的节奏和方向。虽然从科技革命的长周期维度来看最终势不可挡,但短期或中期内的宏观权衡与宏观对冲将使得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出现波折,因此选择阻力最小的方向,更易乘风借势。
从就业替代的本质来看,易受就业冲击的领域往往具有一定劳动要素“过剩”特征,或是由于人形机器人的加入后打破原均衡造成“过剩”。能够支撑人形机器人宏观级量产规模率先落地的应用领域,大概率在于宏观阻力最小的方向,即避免角逐“过剩”, 抓住“短缺”风口。人形机器人有三大短缺风口:一是对人替代较小的领域;二是对人供给不足的领域;三是对人危险系数较高的领域。
人形机器人会影响大类资产配置吗?
总体来看,影响风险偏好在前,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对大类资产配置主线的影响以改善风险偏好为主;人形机器人对经济基本面的直接提振需要宏观级量产之后,但可能遭遇的就业冲击风险大概率需要宏观对冲,间接促使政策发力经济增长,使得大类资产配置的主线向经济基本面倾斜。
风险提示
科技突破进程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新业态新职业发展超预期;人口年龄结构超预期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