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系列报告(汽车篇):DeepSeek冲击波:AI赋能智能化趋势提速
核心观点
Deepseek在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大幅提高训练效率并缩减算力成本,同时实现模型性能显著提升。在智能驾驶运用层面,对车端算力需求下降,从而带来云端模型训练成本下降,大幅节省成本。此外,Deepseek为开源模型,降低技术门槛,利好中小厂商或智驾刚开始发力厂商。2025年1月20日,DeepSeek正式发布R1模型,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在第三方的基准测试中,R1延续了此前DeepSeek基础语言模型V3的出色性能表现,性能比肩全球顶尖大模型OpenAIol。DeepSeek-R1以其算法架构的创新实现了大模型性能的领先与成本的大幅优化,为以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带来新启示,有望推动智能化技术成熟度提升与研发成本的下降,助力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提速。
智能驾驶:带来技术启发,推动“智驾平权”加速:DeepSeek-R1通过MLA、DeepSeekMoE、无辅助损失的负载均衡、MTP等算法架构的创新实现了训练效率的提升和训练成本的降低,通过蒸馏技术得到了性能表现出色的小型模型,若在智能驾驶系统开发中对DeepSeek-R1的创新算法架构加以应用,有望带来智驾系统的训练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既能推动当前新能源市场市占率较高但智能化技术暂时落后的自主品牌技术的更快进步,驱动高阶智驾功能的大规模加速上车,又能够推动高阶智驾功能车型价格带的下探,促进行业“智驾平权”趋势加速。而由于智驾系统相比语言模型对安全性、稳定性、时延性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头部智驾车企仍能够凭借自身先发优势建立的在技术人才储备、优质行驶数据积累、系统与技术研发成熟度等方面的优势建立较为深厚的技术护城河,因此我们认为DeepSeek对智能驾驶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较小,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降低部分高阶智驾技术与资金门槛以加速推动“智驾平权”时代的来临。另外,DeepSeek冷启动数据+无监督强化学习的训练模式为智能驾驶系统训练提供新思路,若能加以应用则有望推动标注成本的下降与模型泛化能力的提升,配合DeepSeek多模态能力构建世界模型用于仿真长尾训练场景生成与训练,有望对智驾系统技术成熟度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智能座舱:车企陆续接入,智能座舱体验有望提升:DeepSeek-R1在交互体验、开源性、成本上的核心优势充分适配汽车智能座舱需求,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互通性也可直接迁移至智能座舱语音系统,因而对车企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2月6日,吉利正式宣布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成为行业首个接入DeepSeek的车企,随后极氪、东风、零跑、长城、长安、比亚迪等车企纷纷接入DeepSeek,并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预计DeepSeek将带来汽车行业智能座舱体验的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整车方面推荐比亚迪、赛力斯、理想汽车、长安汽车,受益标的吉利汽车、小鹏汽车-W、零跑汽车、小米集团-W;零部件方面推荐德赛西威、伯特利、科博达、速腾聚创、经纬恒润-W,受益标的比亚迪电子、豪恩汽电、地平线机器人-W。
风险提示: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DeepSeek在车端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