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政策利好,创新交易火热,看好创新药赛道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2-24 11:14:32 评论:0

  行业观点

  中国药企的创新能力正在稳步提升,同时受到海外MNC的高度关注。近期,中国AI企业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引发全球关注,关于中国硬科技崛起的讨论愈演愈烈。而国产创新药作为硬科技的一部分,正呈现出量变到质变升级。中国创新药企正在用类似Deepseek的路径重塑全球医药创新格局:用更低的成本,创造相同甚至更好的创新成果。根据医药魔方数据显示,中国医药交易正在快速崛起,2024年licence-out数量为88项(+10%),创历史新高。中国创新药价值持续得到海外MNC认可。2023年1月,和黄医药将呋喹替尼在中国之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武田制药,交易总额最高达11.3亿美元,刷新了中国小分子新药出海授权交易纪录。2025年1月2日,信达生物宣布与罗氏(Roche)达成全球独家合作与许可协议,以推进IBI3009(DLL3ADC)的开发。2025年2月19日,石药创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巨石生物与Radiance Biopharma达成协议,Radiance Biopharma将获得巨石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抗人类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体偶联药物SYS6005项目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开发和商业化等权利。

  国产新药出海后快速放量,实现国产创新药的全球商业化突破。百济神州核心自研药物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百悦泽)2023年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达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十亿美元分子”;24年前三季度收入18.16亿美元,全年大概率超过20亿美元。

  2024年传奇生物与强生合作的CAR-T产品Carvykti实现收入9.63亿美元(+93%),2025年有望成为继泽布替尼之后第二个突破10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此外,和黄医药呋喹替尼也交出漂亮答卷,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08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呋喹替尼净销售额2.03亿美元。

  政策端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为国内创新药企创造优质发展条件。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通知,其中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重点覆盖基本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7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24年12月14日,2025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首次释放出“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信号;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保障人民健康,赋能经济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再次明确提出我国将在基本医保现有的甲乙类目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丙类目录,丙类目录将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各项支持创新药政策陆续发布,我们认为创新药赛道在政策面具有明确的利好信号。

  近期港股生物科技表现强劲,我们认为一方面此前港股医药估值偏低(截止2025年2月21日,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为15.53倍,1年前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为12倍),另一方面得益于AI概念股热度,陆续有药企宣布接入DeepSeek,得到大量资金的关注。部分企业基本面明显好转,三生制药TPO在续约中未降价,且后续管线强劲,公司与百利天恒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707和BL-B01D1联用研究。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坚定看好创新药赛道,建议关注具有强创新能力及出海潜力的企业。

  行业观点

  创新药出海成效显著,新的发展趋势与新兴领域逐渐显现。根据医药魔方数据,近5年创新药licence-in数量逐渐减少,随之BD的首付款以及总金额也慢慢减少。但是近年来中国内地创新药交易数量以及总金额快速上升,随着多个创新药物获得国际认可,创新药出海成效显著,新的发展趋势与新兴领域逐渐显现。2024年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共发生超100项授权交易,经披露的交易总金额接近500亿美元(2023年交易总额为40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license out交易数量88起,为license in交易数量的2倍,创新药出海按下加速键。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交易金额和创新方面的强劲增长。


平安证券 叶寅,倪亦道,韩盟盟,裴晓鹏,何敏秀,王钰畅,曹艳凯,臧文清,张梦鸽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