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当强生产脉冲渐弱 基建有望接过大旗
2024年底为完 成经济增长目标,制造业出现一波强脉冲生产,2025年开年随着强生产脉冲动力减弱,制造业PMI 回落。我们认为,当强生产脉冲减弱,基建有望接过大旗。
节后的企业复工和修复并不全面,修复的主要是大型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还存在“硬伤”。随着春节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生产活动加快,2 月制造业景气度明显回升,录得50.2%,但节后企业的修复并不全面。大型制造业企业恢复较为明显,创下22 个月以来的最高景气度,产需两端均有明显回升,而中小型企业则存在不同的“硬伤”:中型企业的新订单下滑,小型企业则是生产端下滑。
基建加速发力,带领建筑业PMI 强势反弹。节后假日效应消退,与居民消费相关的服务业景气度回落,与此同时,投资项目也在节后陆续动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施工进度加快,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幅较大。
节后基建加速发力下,建筑业景气度强势反弹,体现节后基建投资全面发力。我们认为,随着各个重大基建项目的陆续启动,这些基建投资有望通过接续效应推动实物工作量集中释放,进而更好发挥稳增长的作用。
当强生产脉冲渐弱,基建有望接过大旗。继去年年底制造业出现一波强生产脉冲之后,经济的增长动力还能来自哪里?我们认为内需、消费不可一蹴而就,再加上海外关税施压下,基建或是承接生产脉冲渐弱后较适合的接力棒。一是相较往年,今年各地重大项目清单发布节奏明显提前;二是今年1-2 月地方债发行明显高于往年同期表现。而这并不意味着不重视消费,大力提振消费、适度加力基建投资有望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不过客观来说,消费的提振需要时间,而基建有望成为消费提振起来之前的一个过渡和支撑。基于此,当强生产脉冲减弱时,基建有望成为承接经济增长动能的重要支撑。
风险因素:消费者信心修复偏慢,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