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2025两会:促消费以扩内需、稳地产以增实效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 月5 日在北京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宏观政策的部署延续202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我们对其重要关注点做简要梳理。
一、总体定调:增长稳中有进,名义增长目标更易实现2025 年实际GDP 增长目标确定在5%左右,财政预算隐含的今年名义增速为4.9%,较去年7.4%的目标值有所回落,CPI 目标亦从去年的3%下调至2%,名义增长目标更易实现。就业目标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 万人以上,均与去年目标保持一致。强调“出台实施政策‘能早则早、宁早勿晚’,注重倾听市场声音,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
二、财政政策:表观增量略高于去年,地产市场走势是政策效果的关键变量表观赤字率和赤字规模高于去年——2025 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规模5.66 万亿元,对应狭义赤字率4%,均为历史新高;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亦较去年的目标值3.9 万亿元上升至4.4 万亿元、叠加1.8 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由此,今年广义(中央+地方)财政新增总融资规模达到13.9 万亿元,较去年目标值同比多增2.9 万亿元,可用于财政支出的净融资规模(包括2024 年结转资金)合计11.8 万亿元,较24 年实际实现值多增2.1 万亿元;合计预算财政赤字率从去年两会时制定的6.6%回升至8.4%。
同时,如果地产对财政收入的拖累收窄,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有望高于去年,推动财政政策较去年宽松。今年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目标9.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速目标分别录得4.4%/23.1%,而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或与地产市场走势密切相关。
三、 消费为扩内需政策主线
提振消费在宏观政策中的站位明显提升,报告表示“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凸显促消费的重要性。包括1)消费补贴规模翻倍至3,000 亿元,补贴范围亦扩容,我们认为不排除进一步扩充至高频/服务消费。2)以提升社会保障、增加可支配收入为依托提升总消费倾向,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 元、发放育儿补贴等。考虑到低收入人群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增加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提振或将事半功倍。
我们认为,促消费或为今年宏观政策层面对抗外需不确定性的重要抓手,即后续如果外部压力加大,消费政策或有望进一步加码稳定内需。
四、行业政策:促进地产止跌回稳, 继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地产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同时,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并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地方更大自主权。
产业政策方面,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提具身智能、6G 等新提法,关注民营经济发展。今年单位GDP 能耗目标提升至下降3%左右、强调统筹多元目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地产周期再度下行拖累内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