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解读:稳中促新 “抓手”与“后手”
“5%左右”兼顾 需要和可能,支持创新并稳住预期。今年经济增速目标依然定在5%左右,兼顾需要和可能,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报告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支持“创新”是今年政府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另外,稳定市场预期也是今年的重要任务,报告明确指出“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预计2025 年经济保持韧性,增速前高后稳。分项指标设定方面,就业目标与2024 年持平,物价目标较2024 年有所下调,粮食产量、能耗降低幅度目标均上调,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均较去年有所增加。
财政政策:支出强度明显加大,财税体制改革提速。财政政策定调“更加积极”,与去年12 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致,“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并且靠前发力。2025 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突破3%,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 万亿元,其中,安排3000 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债新增限额将增加至4.4 万亿元左右,比2024 年限额增加5000 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除了财政支出强度加大之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也将加快。此次报告中重点强调了“零基预算改革”和“消费税改革”。
货币政策:基调延续“适度宽松”,精准发力楼市股市和消费。“适度宽松”的表述延续了202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定调。短期内由于信贷等数据表现较好,货币宽松紧迫性或不强,央行对外汇市场的顺周期行为纠偏及防范利率单边波动的风险或是近期政策重点,年内“降准降息”仍是政策可选项。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报告提出“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SFISF、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地产收储等工具有望适时扩容,促进消费的专项再贷款有望设立。
产业层面三大亮点及投资机会。亮点一: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首发经济”或迎政策春风。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首发经济”是推动消费场景创新的实践形态,或将继续落地在消费能力相对较强的一、二线城市;亮点二:持续推进AI+行动,重点关注领域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从下游应用领域上看,AI+医疗、AI+教育、AI+交通等可持续跟进;亮点三:国企并购重组深入推进,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加快完善。2025 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资央企重组整合深入推进,央企或将继续向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新兴产业集中,地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重点可能在科技、能源、农业、金融、物流等领域。此外,“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是此次报告中新提及的表述。
风险提示:逆全球化程度加深,国内复苏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