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移动信息网络十大趋势白皮书
多维多模沉浸式通信业务(简称沉浸式通信)是一种融合了视频、音频、触觉等多维空间媒体感知及通过眼动、语音、表情、姿态、脑电等多模态交互,形成6维度(3D空间+3维姿态)的沉浸式用户体验。
在这个由多维多模感知所塑造的虚拟世界里,用户能够在多维空间中自由驰骋,尽享多模交互所营造的超真实情境,轻松穿梭于多个虚实空间之间,仿佛置身于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却又充满奇幻色彩的全新宇宙。沉浸式通信是未来多元媒体交互的趋势,需要大宽带、低时延、低抖动、高可靠网络技术的全面支撑,对整个通信行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有变革性的影响,是未来通信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加大在技术研究、设备开发、内容创作、业务拓展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多个标准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国际电信联盟ITU,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都在制定沉浸式通信相关标准,为沉浸式通信制定规范框架与技术指引,确保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兼容性与协同发展。此外,生成式AI技术近年来异军突起,用户借助这些工具,能够便捷地生成具有个性化、短时长的沉浸式业务内容,极大丰富沉浸式通信的内容创作与产业生态,促进沉浸式通信产业发展。
沉浸式通信业务发展需要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撑:
大空间6维度编解码技术是实现精准多维场景呈现的关键。通过对6维度场景内容进行高效编码和解码,能够提供精确的用户交互位置与姿态下的场景表达,实现高效内容创建、存储与传输;多模感知技术是基于视频、音频、触觉等多模态信息的感知与融合,为用户打造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触觉反馈技术能够精确模拟出物体的纹理、硬度和温度等物理特性,配合高清空间视频和音频,使用户仿佛身临其境,虚实融合,具身交互;多维媒体实时驱动与渲染技术根据用户的多维多模交互操作实时生成并渲染虚拟场景,确保多维内容的流畅性和逼真度。借助强大的图形处理单元(GPU)和先进的算法,能够实现复杂场景的快速渲染,对用户视角变化实现毫秒级响应,提供无缝的虚实体验;空间定位与映射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实现用户及控制器在虚实大空间中的厘米/毫米级精确定位与映射,为游戏、远程协作等应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交互基础;AI生成沉浸业务技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或大模型生成沉浸式通信内容,极大丰富了沉浸式通信的内容创作空间,用户可以嵌入式生成虚拟数字人或全真数字人等个性化内容。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