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低利率下保险业的困境与出路系列报告(二)-他山之石可攻玉
投资要点
日本:增配海外证券对冲国内低利率压力。1)日本寿险业采取激进的经营策略,导致在1990s泡沫经济破灭后出现严重利差损。在1980s,日本寿险业通过提高产品预定利率、大量配置股票等高风险资产,推动了业务短期高增长。但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利率水平大幅下行,寿险行业陷入严重利差损,多家寿险公司破产倒闭,因此行业不得不通过多种手段展开自救。2)负债端:下调预定利率、调节险种结构;增配国债与海外资产。①持续下调预定利率。日本金融厅将寿险公司预定利率与历史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挂钩,由1990年的6.25%持续下调至2000年的2%,目前预定利率已经降至0.25%。②调整产品结构,业务重心从储蓄理财型产品转向纯保障型产品,扩大死差益占比。死差益更高的第三领域保险产品(健康保险/医疗保险)成为日本寿险业增长的主动力,医疗险业务占比由1995年的12%攀升至2023年的34%。1999-2002年,在利差继续亏损,且利差损对三差的贡献高达负60%以上的情况下,日本寿险业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死差益和费差益。3)投资端:通过大量配置海外资产对抗国内低利率。在20世纪90年代破产潮之后,日本寿险业资产配置采取平衡投资策略,有价证券占比从1998年的52.2%增加到2023年的83.0%,其中海外证券是第二大投资标的,占有价证券比重在17%-31%之间。日本海外资产以债券为主,2023年末占海外证券投资比重已达95.2%,保证了整体投资的稳健性。4)2013年起日本寿险业已经扭转了利差损。目前日本险企平均负债成本已降至1.5%-2.0%左右,投资收益率企稳并保持在2.5%上下,利差损转为利差益。
美国:针对不同账户采取差异化配置策略。1)负债端:增加独立账户产品占比,建立动态调整的评估利率机制。①美国寿险资金分为一般账户和独立账户。一般账户资金主要来自传统寿险、定期寿险和保证收益年金等,利差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独立账户资金主要来自投资连结险、变额年金等。在21世纪初利率快速下降的阶段,美国寿险行业负债结构中独立账户的占比由2002年的28%快速提高至2007年的38%,近年来一直保持在38%左右的水平。②2000-2024年,美国传统寿险最高法定评估利率从4.5%一路下降至3%,从而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2)投资端:基于不同账户进行资产配置,整体增配权益类资产。从整体数据看,美国寿险业持续加配权益资产,占比由1980年的10%显著增至2023年的26%。分账户来看:①一般账户资产配置整体基本保持稳定,固收资产保持在65%-70%左右,权益资产保持在2.2%至2.5%之间,美国寿险公司通过适当的信用下沉和拉长久期获取更高收益,2023年新增债券中10年期以上合计占比73.4%。②独立账户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一般为追求高收益,权益投资占比维持在80%左右,近年来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在70%以上。
德国:降低保证利率,拉长资产久期,增配另类资产。1)负债端:下调保证利率水平,降低负债成本压力。德国安联在负债端主要面临本土业务保证利率较高的压力,但自2010年起持续下调保险保证利率,年下调幅度为10~20个基点,2022年末较2010年已经下降了超过一半。业务结构上,安联保险持续减少保证收益产品占比,2017-2024年保证收益型产品占比从23.9%下降至7.2%。2)资产端:区域分散+信用下沉+增配另类的组合拳。安联固收投资主要配置于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通过区域分散化投资降低单一市场利率风险,并且将资产信用评级逐步下沉。此外还持续增加另类投资配置,目前保险资金中占比已近30%。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股市持续低迷;新单增长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