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经济主题记者会:政策落实进一步细化
3 月6 日,人大召开经济主题记者会,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央行行长潘功胜、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相较昨天(3 月5 日)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会对政策的表述更为具体、落实更为细化,主要亮点如下:
1. 扩内需:供需并重促消费
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供需并重提振居民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促消费是今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主线。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记者会上表示,将尽快出台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财政政策亦将明显加大促消费力度,主要措施包括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加大社会保障及补贴力度、鼓励地方政府改善消费环境、以及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和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也将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从供需两端看,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商品消费主要问题是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偏弱,有效需求受到制约,需求端是主要矛盾,而服务消费主要矛盾是优质供给不足。因此,将通过以旧换新来提振商品消费需求,而将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来改善服务消费供给。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容,对商品消费需求的提振较为明显。年初至3 月5 日,已收到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100 万份,超940 万名消费者购买12 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200 万台、并有超过4200 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申请购新补贴,而2024 年全年汽车以旧换新量超过680 万辆、8 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量超5600 万台。
将扩投资与补短板、产业升级相结合,提高投资效益。今年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将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郑主任表示,今年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内的国家层面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规模达到5 万亿元以上。同时,将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铁路、核电、水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在发展新增生产力方面,郑主任提到,近期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 万亿元投向科技型企业。同时,将完善并购重组、份额转让等政策,鼓励发展并购基金等,畅通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
2.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且有充足的储备政策
今年财政政策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且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蓝部长在记者会上表示,“更加积极”是多年来首次出现描述财政政策的一个词,今年中央+地方的广义财政赤字水平和规模创近年最高。同时,中央强调增强地方自主财力。一方面,中央今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10.34 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另一方面,通过地方债置换,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释放地方财政空间,并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去年发行的2 万亿元地方置换债平均降低地方付息率超过2.5 个百分点,预计未来5 年将减少地方利息支出2000 亿元以上。去年4 季度地方债置换实施后,地方融资平台减少4,680 家,占全年减少总数的2/3 以上。此外,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蓝部长强调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2.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调支持科创以及防风险
在总量政策方面,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并择机降准降息。潘行长在记者会上表示,货币政策取向是一种对状态的表述,目前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总量上比较宽松。今年央行将择机降准降息,目前6.6%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都有下行空间。
在结构性政策方面,央行将加大对科创、消费、外贸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潘行长提到,将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特别地,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央行将推出两项措施:1)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包括将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 亿元扩大至8,000 亿元~1 万亿元、降低再贷款利率、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优化再贷款政策流程等。
在政策传导方面,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并推动落实银行补充资本金。潘行长表示,将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同时,将加强货币政策与产业、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防风险方面,央行将持续防范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风险,并保持汇市、债市、股市稳定。
潘行长表示,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下降一半;近期商品房交易量、交易价格、房地产贷款等多项指标指向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上升;从2023 年初至2024 年末,约40%的地方融资平台已退出平台,融资平台经营性金融债务已下降25%左右至约14.8 万亿元。同时,潘行长还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并维护债市、股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此外,在稳定股市方面,将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吴主席表示,将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投融资发展的协同性、监管执法的有效性、以及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
同时,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推动科创企业并购,培养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并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此外,还将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来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4. 多措并举“稳外贸”,并扩大对外开放
通过“政策加力、拓展增量、帮扶企业”稳外贸,并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服务业开放。随着外需不确定性上升,王部长表示,将从“政策加力、拓展增量、帮扶企业”三个方面稳外贸,主要措施包括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容、大力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和服务贸易、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以及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等。针对近期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问题,王部长表示,中国将坚定捍卫自身利益,并表示希望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在对外开放方面,在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全面“清零”的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并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提升入境、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水平,培育面向国际的教育、医疗、会展等市场。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地产周期再度下行拖累内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