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点评:春节移位压低CPI、PPI结构分化
2 月通胀数据点评
2 月中国CPI 同比较1 月的0.5%转负至-0.7%,低于彭博一致预期-0.4%,环比较1 月的0.7%回落至-0.2%,PPI 同比降幅收窄至2.2%,低于彭博一致预期-2.1%,环比降幅亦较1 月的0.2%收窄至0.1%。
综合而言:2 月CPI 同比回落、主要受春节移位效应的压制——食品类价格拖累2 月CPI 同比约0.6 个百分点(占降幅超8 成),核心CPI 同比亦转负至-0.1%。剔除春节影响,1-2 月平均而言,与内需更为相关的核心CPI 同比较去年12 月略放缓至0.3%,环比录得0.2%,基本持平于2015-23 年均值水平;国家统计局亦测算扣除春节错月影响后2 月份CPI 同比上涨0.1%,或体现内需延续企稳态势,分项中汽车等耐用品价格部分受到“以旧换新”活动压制,文娱等服务业价格边际回升。2 月PPI 同比降幅收窄至2.2%,环比降幅亦收窄至0.1%,部分供需结构改善的行业价格呈现积极信号,比如有色、黑色、电子设备等行业价格环比回升,光伏价格同比降幅亦有收窄。
往前看,今年春节偏早,3 月后复工数据同比或有望提速,对工业相关价格指标形成提振。而随着假期居民消费需求向商务出行及消费需求切换,高频数据显示3 月以来酒店及机票价格环比有所企稳,叠加翘尾因素正常化,或有助于推动CPI 价格改善,但通胀指标改善的持续性仍取决于国内财政政策能否持续发力,及地产周期能否企稳。
3 月以来高频数据显示挖掘机利用小时数同比回升,高炉开工率亦走强,或显示下游基建及制造业等开工有所提速,我们认为,驱动因素或部分来自低线城市及部分农村的项目开工加速——去年底发行的置换债或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而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前置,亦有望带动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基建项目较快落地,对工业品价格形成提振。
随着3 月翘尾因素“正常化”,CPI 同比有望明显回升,但通胀指标改善的持续性仍取决于国内财政政策能否持续发力,及地产周期能否企稳。3 月5 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宏观政策的部署延续“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表观赤字率和赤字规模高于去年,并且提振消费在宏观政策中的站位明显提升。
考虑到2 月及3 月特朗普分别签署行政令、共计对中国加征20%的关税,后续关税政策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可能对贸易品价格带来较大影响,如果外部压力加大,消费政策或有望进一步加码稳定内需。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地产需求超预期走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