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进出口点评:是否真的有“抢出口”?
研究结论
2025 年3 月7 日海关总署公布进出口数据,2025 年1-2 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2.3%(2024 年12 月当月同比为10.7%,若未特别说明,后文括号中也均为2024 年12 月当月同比,全文增速均以美元计),进口为-8.4%(1%)。
传统消费品出口同比显著回落。2025 年1-2 月鞋靴、玩具、箱包、服装累计同比分别为-18.3%、-11.1%、-20.2%、6.9%(-0.6%、-2.8%、-6.9%、6.6%);地产后周期产品中,家具、灯具、家用电器分别为-15.5%、-21.7%、6.3%(3.2%、4%、14.1%)。
电子出口增速是难能可贵的亮点。2025 年1-2 月机电产品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为4.2%(12.3%)。分项来看:(1)电子出口增速表现相对更好。其中消费电子出口表现较好,如2025 年1-2 月手机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同比分别为-3.3%和10.5%(-15.8%、9.8%),均上升,同时音视频设备1-2 月出口同比为-1%(5.5%),下降幅度也较小;电子中间产品同比均维持较快增长,同期集成电路和液晶显示板同比分别为11.9%、5.6%(5.3%、6.3%)。(2)机械出口同比增速高位回落。其中,通用机械设备1-2 月出口同比为-2%(29%);交运设备中,同期汽车(含底盘)、船舶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5%、2.2%(12.1%、10.5%)。
对主要贸易地区出口增速均回落。2025 年1-2 月对美、欧、东盟、日、韩、俄、印度、非洲、拉丁美洲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增速为2.3%、0.6%、5.7%、0.7%、-2.6%、-10.9%、7.9%、-0.2%、3.2%(15.6%、8.8%、18.9%、-4.2%、4%、5.5%、0%、24.8%、16.9%)。
汽车等部分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增速显著回落。其中,部分大宗进口同比增速回落,2025 年1-2 月农产品、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4.7%、-30%、-5.6%(-13%、-12.4%、16%)。机电产品拖累较为明显,其中1-2 月汽车(含整车)、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50.3%和-22.9%(-29%、-31.2%);1-2 月集成电路、机床进口增速分别为2.7%、-9.8%(8.5%、-1.1%)。
今年1-2 月出口增速较去年末回落的幅度较大,我们认为有几点值得展开说明:
春节错位效应十分显著,我们在此前各项经济数据点评中也多次强调过这一现象,同时外贸数据可能还额外受到了闰年的影响。海关外贸数据不同于最近一期公布的宏观数据PMI 那样会做季节性调整,而是往往采用提供补充说明的方式,如这次海关就提及了今年同期工作日比去年少2 天的情况。由于2024 年春节较晚,当年1-2月的出口占一季度的比例为65.4%;而今年根据2010-2024 年的线性回归结果来看,这一占比可能降至63.1%。在假设Q1 当季同比增速持平的情况下,春节时点可能会拖累1-2 月同比增速3.6 个百分点(预计将在3 月回补)。同时,考虑到去年2 月是闰月,按最简单的方式推算,这也可能影响同比增速约1.7 个百分点(1/60,基于每天贸易额相同的简单假设)。
抢出口效应不突出,主要因为抢出口的主要窗口可能已于1 月20 日结束。本期数据显示,尽管对美国出口增速不强,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抢出口行为发生。例如,加工贸易增速回落的幅度明显小于一般贸易,这可能更多地反映了下游代工企业的抢出口情况;同时,消费电子出口表现相对较强,考虑到此前消费电子产品整体的关税覆盖率较低,抢出口效应在这些产品上确实可能更为明显,这点在12 月的数据中已有所体现。 “关税1.0”和拜登关税的经验都充分表明,即便关税延期落地,抢出口效应在最初预定的时间之后也会迅速衰减,而此次特朗普在胜选后宣布的关税原定实施时间为2025 年1 月20 日(即其上任首日),这可能导致除了抢出口效应最强的商品外,其他商品的抢出口效应都会被随后2 月的关税效应所对冲。
风险提示
美国进口需求超预期回落;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