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经济观察第25期:暑期消费观察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2024 年暑期消费或可保持较高增速:1)“量”的层面,参照国铁集团、航旅纵横,暑期出行人次(铁路+国内航空)预计同比增长5.2%;2)“价”的层面,参照五一、端午数据,人均旅游支出同比增长约4.5%。
暑期出行会对出行链、服务链形成一定拉动,但可能难以体现在社零上(社零中以商品为主,服务占比仅1 成),因而观测暑期消费,可重点关注服务零售额、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频跟踪而言,主要是从“量”的层面跟踪人流状况,包括地铁出行、航班执飞数据等。
一、暑期消费:或可维持较高增速
2024 年暑期旅游消费同比增幅可能在9.7%左右,其中“量”的维度(出行人次)贡献5.2pct,“价”的维度(人均消费)贡献4.5pct。这一增速与居民消费支出较为接近(一季度同比8.3%)。
第一,“量”的层面,预计暑期(7-8 月)铁路+国内航班出行人次同比增长5.2%。
1)铁路,据国铁集团,暑期(7 月1 日至8 月31 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6 亿人次,较2023 年同比增长2.7%。2)国内航班,据航旅纵横大数据,截至6 月27 日,2024 年暑运期间(7 月1 日至8 月31 日)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800 万,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3%。
第二,“价”的层面,即人均消费支出,主要参考前期节假日消费数据,简单取端午、五一期间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均值,为4.5%。1)端午假期,人均旅游支出367 元、虽不及2019 年的410 元,但较2023 年的352 元同比增长4.2%。
2)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支出566 元、较2023 年540 元同比增长4.7%。(2019年五一假期为4 天,其余年份为5 天,不完全可比)
二、对消费影响几何?
暑期居民出行、消费会对出行链、服务链形成一定拉动,但可能难以体现在社零上,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品类差异,社零中90%为商品消费,仅10%为与服务相关的餐饮消费,居民暑期出行的文旅住宿等其他服务消费可能未被包含。二是统计主体差异,社零的统计主体不仅包含居民,还包含社会集团(机关、社会团体等)。
因而,观测居民暑期出行对消费的影响,可重点关注两个指标:
一是服务零售额,衡量的是“企业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统计局月度公布。当前而言。最新数据为2024 年1-5 月,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7.9%、高于社零的4.1%。
二是居民消费支出,衡量的是居民整体的消费支出(商品+服务),统计局季度公布,最新数据为2024 年一季度,居民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3%。
三、暑期消费:如何跟踪?
主要是从“量”的层面跟踪人流状况:
一是地铁出行,6 月中旬以来,11 城地铁出行开始震荡走高,7 月前6 日,同比增长2.9%。
二是国内航班执飞架次,6 月中旬以来,国内航班执飞数开始震荡上行,7 月前6 日,同比增长1.3%。
(一)景气向上:
1、华创宏观WEI 指数上行,此前连续三周下行。截至6 月30 日,该指数为4.36%,较6 月23 日上行1.73%。从构成来看,过去一周回升的分项包括煤炭港口吞吐量、商品房成交面积、乘用车批零、沥青开工率、失业(百度搜索指数)、钢厂线材产量、失业金领取条件(百度搜索指数)、半钢胎开工率、PTA 产业链负荷率、BDI,回落的分项为电影票房、找工作(百度搜索指数)。
2、耐用品消费:乘用车零售维持负增,但降幅持续收窄。截至6 月30 日当周,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1%,前一周为-9%。初步统计,6 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8%;5 月全月,零售销量同比为-1.9%。
3、生产:煤炭港口吞吐量继续回升。截至7 月5 当周,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同比-6%,环比前一周+6.2%。6 月前四周,累计同比-20%。
4、物价:螺纹钢价格止跌回升,铁矿石价格大涨。螺纹钢现货价收于3520 元/吨,上涨1.1%;铁矿石价格指数:62%Fe:CFR 中国北方上涨6.8%。
(二)景气向下:
1、地产:成交面积再度回落,降幅有所扩大。7 月前6 日,67 城地产成交同比-7.4%,环比前一周-53%;6 月前四周,成交累计同比-22%。
2、生产:货运物流环比继续回落,水泥发运率连续四周环比回落。截至7 月6 日当周,货运物流指数环比前一周-3%,同比-5%。截至6 月28 日当周,水泥发运率为37.7%,较前一周回落0.8 个点,较去年同期低9.2 个点。
3、贸易: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涨势放缓,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小幅回落。
6 月30 日当周,我国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上周-1.1%;7 月5 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较上期上涨0.5%,前值6.9%。
财政: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同比少8000 亿。6 月发行新增专项债3327 亿(去年同期4038 亿),上半年发行新增专项债1.49 万亿(去年同期2.3 万亿)。
利率:近期央行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债券有所调整。截至7 月5 日,1 年期、5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1.5290%、1.9995%、2.2754%,较6 月28 日环比分别变化-1bps、2.13bps、6.96bps。
风险提示:数据更新不及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