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中国宏观专题报告:财税体制可能如何变化?

中国宏观专题报告:财税体制可能如何变化?

宏观研究 13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向前展望,我们认为财税体制改革可能继续深化,以适应土地财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

      未来收入端改革或更聚焦在宏观税负基本稳定下的税制结构优化,同时在五级纵向预算分配上或更趋完善。具体来看,我国税制结构更偏间接税,由于税负可转嫁且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有累退性质,存在降低间接税的必要性;直接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针对资本利得、财产转让所得的部分征收强度较低,也尚未广泛开征房产税、遗产税以及赠与税。合理调整和平衡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税率、推进研究扩大直接税税基,降低间接税比重,或是财税体制收入端改革的潜在重点之一,而如何培养地方税源、推动财政收入纵向分配再平衡或是另一条主线。

中国宏观专题报告:财税体制可能如何变化?


      未来支出端改革或聚焦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或在短期见效更快,全面规范地方税费优惠政策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具体来看,财政资金的纵向分配和支出领域的横向分配上都存在提升空间。

      这其中提高财政收支预算和决算的透明度或是重要前提。纵向分配上,近年来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横向分配上,未来财政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培育人力资本等方面或持续有所倾斜。清理规范不合理的税费减免和补贴政策,也有助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减少低效和重复投资。此外,为推动产业资源跨行政区域分工与协同,统一税种征管模式,推动财税收入横向分享和分配,也有助更好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对于地方隐性债务化解,近年来多地贯彻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政府资金的投用管还全链条管理,起到了一定效果。但针对存量地方政府债务,仍需通过各种措施予以化解,如以增长化解债务风险,大力统筹盘活各类国有资产,推动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型等。当前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改革已在进行中,从中长期来看,公用事业领域非居民与居民部门之间的交叉补贴问题,道路等基础设施融资机制改革等问题,或需值得关注。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巧锋/张文朗 日期:2024-07-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