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报告:如何看央行国债借入操作
本周关注:
央行的长期国债借入操作就是为了改变长端收益率下行过快的问题,受此影响,本周债券收益率曲线显著走陡。
若收益率太低,则经济预期和汇率不保,反之则信贷投放和社会融资规模不保,这必然涉及取舍问题。一个中庸之道是:曲线变陡的同时,曲线不会总体上移,也就是说,央行不能用总量政策解决长端收益率的问题。
但央行的卖空操作,实际上也蕴含着一些总量政策,比如,若央行卖掉借入的债券,则相对于货币政策的收紧,这时,央行在其他渠道应多投放货币,以保证流动性总量的稳定,这意味着,受到实质压力的,只可能是长久期债券。
央行的干预的确会给长端利率带来压力,短期可适当规避,央行借入债券的“无期限”设计代表着央行在长端收益率的事情上也是面对着一定的压力,因此,我们的确应认真对待这个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但是,目前看10Y收益率在曲线中的位置并不高,因此,这些政策上的变化不会影响我们之前继续推荐10Y 国债的结论
理性看待美国4、5 月非农数据的大幅下修,即使在下修后,美国非农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也在1.7%附近,比起2019 年非农就业情况和目前的GDP增长情况来说,非农就业的增长速度还是偏高的,美国经济也许还在强韧性的状态之中,因此而预测9 月美国降息的投资者,可能会落空。
现在的环境简单而直接,一则risk-off 的趋势目前看来,只能靠强力且非常规的政策扭转,二则这种risk-off 可能即将会传导到全球商品周期中来,因此,利率债的利好环境应未变化,A 股量价收缩,黑色系商品表现一般,往后来看,risk-off 依然是一个更为顺畅且确定的方向。
投资建议:
宏观经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速度正在下降,这将导致宏观增长的位置可能会缓慢向去年年底的位置弥合。
资产配置:流动性梗阻现象映射在资产配置上就是持续性的risk-off,利率债应该还是占优资产。
权益市场:考虑到信用投放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指数层面表现有限,可适当关注出口、出海及环保这些阿尔法层面的景气机会。
利率债:若流动性梗阻无法解决,利率债的行情持续性仍然有。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建议仍然保持中性久期,但慎赌超长期利率债。
信用市场:在风控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尽可能下潜城投信用,目前看,在极端的配置图景下,信用利差有历史性新低的可能;但是地产信用还要等等。
商品市场:商品周期可能重新下降,5 月的商品有概率是周期高点。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搜索
概念板块
黑龙江(35)精准医疗(45)低空经济(61)碳基材料(19)燃油(1)疫苗冷链(27)氧化铝(7)社保重仓(40)互联金融(194)单抗概念(48)彩票概念(21)AI制药(12)超级电容(34)军民融合(166)电子烟(34)装修建材(69)航天航空(40)减速器(49)聚丙烯(5)数字阅读(18)化肥行业(22)煤炭行业(28)合成生物(52)病毒防治(111)教育(15)豆一(1)医废处理(32)采掘行业(21)航天概念(88)国家安防(111)无人机(123)空气能热泵(32)梗米(1)HIT电池(34)BC电池(21)国际铜(3)焦炭(13)工程咨询服务(44)汽车服务(12)噪声防治(8)Kimi概念(19)IPO受益(53)甲醇(5)创投(275)换电概念(42)注射器概念(14)通信服务(39)退税商店(8)沪深300股指期货(1)柔性屏(折叠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