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前瞻:重温历次三中全会 探索施政思路
【策略观点】
三中全会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命,对中国的改革发展作出战略性部署,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前进方向。一般每届一中全会产生党内的领导,二中全会推选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的建议名单,三中全会研究经济改革,四中全会聚焦党建。历次三中全会都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议题,其中,既有对经济体制根本问题的探讨(十一届至十三届);也有在经过探索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十四届至十七届);还有从整体建制上优化国内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以后)。
十一届到十三届探索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恰逢国内刚走出长期动荡,经济开始步入正轨。面对生产力相对落后、国民经济重大关系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首先进行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重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能;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决议,国内经济体制逐步趋于市场化;同时积极应对国内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后由供需失衡引发的物价大幅上涨问题,稳妥推进价格改革。
十八届以后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兼顾。我国在全球中的经济地位持续提高,但发展不均衡问题仍存在,为此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从追求规模转向更注重质量,从追求速度转向更注重效率,从物质财富积累转向精神文化积淀,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同时对党和国家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我们预计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延续十八届以来的总体施政思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政策有进有退,及时纠偏,在整顿中实现发展。可能的方向包括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等此前重点提及的内容。
【风险提示】
外部遏制打压进一步增多,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不确定性较大
全球地缘政治摩擦风险加大,对外开发改革可能遭遇全球化逆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