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资产配置日报:隔夜利率低至1.6%

资产配置日报:隔夜利率低至1.6%

宏观研究 76

  每日行情的复盘与思考:

      7 月9 日,皆大欢喜的一天,权益与债券市场均一扫过往几日的阴霾,双双拐头上涨。上证指数及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1.26%、1.12%,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55%,7-10 年国开债指数上涨0.18%。

      早盘的央行逆回购单日投放规模仍为20 亿元,而尾盘的临时正逆回购均暂未现身。本周以来资金情绪连续两日好转,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由上周五的47.0%(中性)演变至7 月9 日的38.8%(宽松),反映在资金利率上,R007 在两个交易日内下行6bp 至1.74%,而R007 则持稳于1.87%。

资产配置日报:隔夜利率低至1.6%


      经历上周四连降后,本周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基本稳定在3.6 万亿元水平上下,大行净融出约3.2 万亿元,股份制净融出约4500 亿元,农商行净融出约1100 亿元,而城商行的净融入规模则由6 月中下旬的3000 亿元+降至1500 亿元之内。从非银融入角度来看,昨日早盘突如其来的央行正逆回购操作,也对非银杠杆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基金在银行间市场的正回购融入余额由上周五的2.26 万亿元降至2.15 万亿元,券商自营由于月初压降杠杆动作较快,近两日正回购融入余额调整幅度不大。

      值得留意的是,或受到二级市场波动骤起的影响,7 月8 日以来存单一级发行利率开始悄然提价。3 个月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由1.80%-1.83%低点抬升至1.85%-1.86%;1 年期大型国股行存单发行利率由月初低点1.92%回升5bp 至1.97%;中型股份行9 个月以上存单发行利率回到2.0%之上。二级市场方面,由于今日资金面边际转松且现券行情较强,9 个月以上的长久期品种普遍下行2bp 至1.96%附近,与一级提价走出反向行情。

      现券方面,各期限收益率走出连续调整后的阶段性修复行情,利率债曲线呈现类平行下移趋势,7 年期及以内品种多下行2-3bp,10 年及30 年收益率下行幅度则在1-2bp 左右。昨日央行重提“正回购”,市场对于流动性收敛、短端息差过薄等种种担忧,推动利率曲线大幅上行;然而,7 月8-9 日午盘央行均未公告新增公开市场操作,也让债市开始笃定,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可能是修正利率走廊的关键一步,而非短期市场的针对性调控手段。

      今年以来,央行对于短端利率的调控非常成功,DR007 基本维持在[7 天逆回购-5bp, 7 天逆回购+20bp]区间震荡,且常规情况下较7 天逆回购利率的向上偏离幅度不超过10bp。若以昨日新提出的[7 天逆回购-20bp, 7 天逆回购+50bp]通道为参考,DR001 则几乎没有出现越界现象。这也使得市场提前适应了“资金有界”的市场环境,因此从理论上来看,正逆回购操作的提出可能对市场的短期影响较小,可能更多地在引导市场根据新的利率走廊构建对应的定价框架。

      A 股方面,经历昨日的回调后,股市行情迎来边际回暖,上证指数上涨1.26%,深证成指上涨1.68%。成交相对低迷的状态有所改善,全天成交额7270 亿元,较昨日放量1428 亿元,较5 日均值放量1155 亿元。北向资金大幅流入141 亿元,结束了7 月以来持续净流出的趋势,其中电子和电力是主要的流入方向。

      市场终于迎来明显的放量上涨。上周三以来,全天成交额始终在6000 亿以下的低位徘徊,同时行情持续走弱,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情绪相互“负反馈”。截至昨日,万得全A 价格已跌至2 月底以来的极低位,同时PE  (TTM)跌破16 倍,达到2 月反弹以来相对温和的区间。在性价比的推动下,资金博弈反弹的情绪释放,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负反馈”的困境,驱动行情迎来反弹。不过从目前来看,探讨反弹能否持续的论据尚不充足,还需继续观察未来一段时间的行情。

      资金层面,股票型ETF 成交额较昨日明显放量。其中中证1000 相关ETF 放量幅度居前,有别于2 月初&4 月底反弹时沪深300ETF 大幅放量的情况,指向资金对小盘品种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同时,科创50、上证50 相关ETF 也迎来明显放量,意味着市场对龙头品种的偏好或仍未改变。

      受此推动,中小盘股迎来大幅反弹,中证500 和国证2000 分别上涨1.95%和2.12%。这或许同样是一次超跌行情的修复。昨日中小盘股遭遇大幅回调,或与上周五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有关。而今日中小盘行情的修复,体现出资金有挖掘被“错杀”个股的动机。值得注意的是,Wind 微盘股指数今日仅上涨1.20%,仍然跑输上证指数,指向“强监管”背景下,资金对微盘股的后续表现仍有顾虑。

      行业层面,电子、通信和汽车领涨,其中消费电子表现尤为亮眼。直接原因来看,昨日晚间,苹果公司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重回美股第一。同时,市场对“苹果公司上调iPhone16 系列今年备货目标”的预期持续发酵。这些利好推动A 股苹果链行情走强,Wind 苹果指数大涨5.50%。此外,多家电子龙头企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进一步推动电子板块走强。

      进一步来看,消费电子强势行情的背后,蕴藏着市场对新一轮电子产品升级的预期。事实上,自6 月中旬以来,这一预期已几度催生消费电子的阶段性行情:6 月11 日,苹果发布了Apple Intelligence,并宣布新系统将与GPT-4o 结合,随后消费电子大幅上涨。6 月底,诸多国产AI、大模型前沿成果纷纷亮相于华为开发者大会,驱动正在回调的电子行情迅速修复。今日消费电子再度迎来大幅反弹,体现出市场仍然期待端侧AI 迎来创新周期,以及随之而来的电子产品换机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消费电子几次明显走强,但其波动幅度也较大。对于风格偏稳健的投资者而言,或许不适合将其作为主要持仓。

      整体来看,今日的回暖或是一次“超跌反弹”。关于反弹行情能否持续的问题,目前还难以下定论,短期内建议关注结构性行情为主。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大盘红利品种或仍是理想的底仓选择,建议关注电力龙头品种和国有大型银行股。同时,半导体、电子行业近期表现活跃,可以适当配置以增强组合收益弹性。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乐蒙/谢瑞鸿 日期:2024-07-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