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深度报告:消费税不同地区比较与国内展望

宏观深度报告:消费税不同地区比较与国内展望

宏观研究 237

  核心观点:随着三中全会的临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结合不同地区比较经验,我们认为应更多从税源而非税收的角度去理解消费税,消费税后移至地方重点在于给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积极性,通过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一方面改善居民收入和财富,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消费供给竞争力,从而推动消费的增长达到扩大税源的目的,地方消费税也自然提升。

      消费税改革重点关注三个方面:1)范围上可考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绿色低碳、共同富裕、资源节约等)和消费结构变化(高端消费、服务消费)进行调整。2)税率调节重在考虑行业特性、引导消费有序发展。3)推进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有助于培育税源,考虑稳妥推进和可操作性,可以逐步推进环节后移,比如先从高档手表和珠宝玉石等条件成熟品目或者特许经营领域推进。

宏观深度报告:消费税不同地区比较与国内展望


      消费税近期成为市场关切。2024 年3 月《关于2023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财政预算报告中,明确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提出“在保持宏观税负和基本税制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研究健全地方税体系,推动消费税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随着三中全会的临近,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其中消费税的变化在近期讨论颇多,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可能加剧行业竞争;二是认为消费税在征管环节可能存在“人为调节”,担心征税的技术基础;三是部分企业担心消费税改革可能增加税负。

      消费税历经设立、调整、优化和推进四个阶段。通过梳理我国消费税自1994 年设立以来的改革历史,结合重大会议中对消费税表述的变动,1994 年、2006 年、2014 年和2021 年分别是消费税的设立、调整、优化、推进的标志性年份,我国的消费税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消费税主要围绕征收范围、征收税率和征税环节做了调整与优化:①1994 年至2005 年—消费税设立的初级阶段,消费税税收缓慢上行;②2006 年至2013 年—消费税调整和完善期,消费税税收加速上行;③2014 至2020 年—消费税税收缓慢下行,政策诉求高,相关政策密集出台;④2021 年至今—消费税税收增速放缓,政策诉求再度提升,政策进入推进落地期。《2024 年财政预算草案》中强调“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研究健全地方税体系、推动消费税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2024 年消费税或再度进入改革之年。

      消费税的不同地区比较。从日本、中国台湾、美国、韩国、英国和德国等不同地区比较经验来看,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1)消费税有助于拓展地方税源,弥补支出差额。2)采取价外税、零售环节征收能更好发挥调节作用,但技术要求较高。3)征收范围应随着消费升级和结构变化适当扩大、细化。4)高档消费品可以设置差别税率,用更精细化的方式调节。5)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步将服务消费纳入征管范围。6)消费税税率根据人口结构适度调整,可以对冲个人所得税对税收的掣肘作用。7)拓展征税范围时,可以逐步增加对消费行为的征税。8)减税、退税、免税方面可学习避免重复征税、出口退税、部分品类适当免税等经验。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下,如何看待消费税的改革?重点围绕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三个方向展开:1)范围上可考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绿色低碳、共同富裕、资源节约等)和消费结构变化(高端消费、服务消费)进行调整。2)税率调节重在考虑行业特性、引导消费有序发展。3)推进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有助于培育税源,考虑稳妥推进和可操作性,可以逐步推进环节后移,比如先从高档手表和珠宝玉石等条件成熟品目或者特许经营领域推进。

      我们认为,应更多从税源而非税收的角度去理解,消费税的背后基础是消费,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提升,而消费背后一方面是受居民财富、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本地提供的消费供给是否有竞争力,收入及预期的背后是当地经济发展状态的支撑,消费供给的竞争力则来源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支撑,因此,从税源角度来看,消费税下放地方重点在于给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积极性,通过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一方面改善居民收入和财富,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消费供给竞争力,从而推动消费的增长达到扩大税源的目的,地方消费税也自然提升。

      考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我们认为改革可能是渐进的,一方面是考虑企业的实际税负压力,快速调整税收政策或使得企业肩负较大税负压力,另一方面是考虑实操层面落地的可操作性,建立过渡期逐步落地。

      风险提示: 财政改革不及预期,不同地区经验不具有完全可比性,地产恢复不及预期

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程强 日期:2024-07-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