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通胀数据点评:PPI环比重新转负
数据:6 月份CPI 同比0.2%,前值0.3%;环比-0.2%,前值-0.1%;核心CPI 同比0.6%,前值0.6%。PPI 同比-0.8%,前值-1.4%;环比-0.2%,前值0.2%。
要点:6 月CPI 环比-0.2%,重新打破了4、5 月强于季节性的趋势。猪肉价格的超季节性快速抬升对CPI 环比的拉动达到0.14%,但国际石油有色等价格增长放缓,叠加国内部分商品促销降价,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更多弱于季节性的降价因素。以交通工具和交通工具用燃料为例,6月分别环比下降2%和1%,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国家统计局指出,6 月汽车、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降幅在0.8%—1.3%之间。
另外,6 月份CPI 房租环比0.1%,也依然明显低于2016-2019 年水平,或指向房价调整以及应届生就业偏弱的影响未见明显好转。
6 月份,PPI 环比下降0.2%,前期持续超过半年的下降趋势难言扭转;低基数因素影响,PPI 同比降幅收窄0.6 个百分点至-0.8%。国家统计局指出,主要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
PPI 生产资料同比降幅收窄0.8 个百分点至-0.8%,上下游、行业分化仍较明显,上游原材料强于下游加工品;国际定价的有色金属依然偏强,国内定价的黑色金属相对较弱。下游工业企业利润可能存在一定压力,这对于部分工业企业利润与主动补库动作的信号意义也有待加强。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尽管当前PPI 同比降幅收窄,但回升的动力或更多来自国际通胀输入,同比转正可能还要靠国内需求回升的拉动。而CPI 读数依然偏低,居住、交通等权重较高项目的拖累较为明显。我们认为提高通胀水平、达到通胀目标,更多仍需提高居民财富与收入增长预期、抬升消费需求。
向前看,一方面仍可关注实际利率的持续下降,如存贷款利率、7 天逆回购利率下调;另一方面也需要财政政策“乘势而上”发力,加快政府债发行与使用,对内需形成支撑,更好促进需求回升-生产加速-主动补库的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不及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报告中CPI、PPI预测值与实际值不一致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