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2024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6月CPI涨幅低位下行 PPI同比跌幅连续两个月大幅收窄

2024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6月CPI涨幅低位下行 PPI同比跌幅连续两个月大幅收窄

宏观研究 76

  事件:7 月10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 年6 月CPI 同比为0.2%,上月为0.3%;6 月PPI 同比为-0.8%,上月为-1.4%。

      基本观点:

      6 月CPI 同比上涨0.2%,连续5 个月保持正增长,但涨幅比上月低0.1 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其中,受应季蔬果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6 月蔬菜价格大幅下行,同比由正转负,水果价格同比降幅也有所扩大,这抵消了当月猪肉上涨带来的影响,推动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扩大0.1 个百分点,是6 月CPI同比涨幅收窄的主要原因。6 月汽车“价格战”加剧,“618”促销也带动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下行,抵消了手机价格上涨等涨价因素影响,当月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处于低位。伴随暑假临近,6月旅游、出行等服务价格上涨,但受上年同期价格基数偏高影响,当月服务价格同比涨幅也略有收窄。我们判断,继上半年CPI 累计同比上涨0.1%,物价水平明显偏低之后,下半年CPI 同比仍将运行在1.0%以下的低位区间。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在各类商品和服务供应稳定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不振。这意味着下一步宏观政策会在促消费方面加大力度,三季度货币政策降息降准都有空间。

      6 月PPI 环比转跌,主要原因是近期国内主导的钢铁、水泥、煤炭等工业原材料供应加快,前期出现的价格上升势头明显放缓,其中,钢铁行业PPI 环比大幅转跌;同时,受国内消费不足影响,下游生活资料PPI 环比连续第9 个月下跌。不过,受去年同期基数快速下沉拉动,6 月PPI 同比跌幅仍有明显收敛。

      展望后续,需求偏弱将持续对工业品价格回升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我们判断,伴随上年同期基数继续下沉,但下沉幅度显著放缓,以及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背景下,工业品价格边际上行动能偏弱,7 月PPI 同比或将在-0.7%左右,降幅收窄势头明显放缓;后期伴随价格基数抬高,三季度PPI 同比转正的难度较大。

      具体来看:

      一、6 月CPI 同比上涨0.2%,连续5 个月保持正增长,但涨幅比上月低0.1 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其中,受应季蔬果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6 月蔬菜价格大幅下行,同比由正转负,水果价格同比降幅也有所扩大,这抵消了当月猪肉上涨带来的影响,推动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扩大0.1 个百分点,是6 月CPI 同比涨幅收窄的主要原因。6 月汽车“价格战”加剧,“618”促销也带动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下行,抵消了手机价格上涨等涨价因素影响,当月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处于低位。伴随暑假临近,6 月旅游、出行等服务价格上涨,但受上年同期价格基数偏高影响,当月服务价格同比涨幅也略有收窄。

2024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6月CPI涨幅低位下行 PPI同比跌幅连续两个月大幅收窄


      我们判断,继上半年CPI 累计同比上涨0.1%,物价水平明显偏低之后,下半年CPI 同比仍将运行在1.0%以下的低位区间。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在各类商品和服务供应稳定的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不振。这意味着下一步宏观政策会在促消费方面加大力度,三季度货币政策降息降准都有空间。

      食品价格方面,主要受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产能去化效果显现影响,6 月猪肉价格环比大幅上升11.4%,同比涨幅也显著扩大至18.1%,较上月加快13.5 个百分点。不过,受应季蔬果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6 月蔬菜价格环比降幅加深,同比则由正转负,水果价格同比降幅也有所扩大。这完全对冲了当月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推动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扩大0.1 个百分点至-2.1%,是6 月CPI 同比涨幅收窄的主要原因。

      非食品价格方面,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扬,6 月28 日国内上调成品油价格。不过,6 月成品油价格平均水平仍明显低于上月,而且同比涨幅也较上月回落1 个百分点左右。另外,6 月汽车“价格战”加剧,交通工具CPI 环比降幅达到1.0%,比上月扩大0.1 个百分点,创近15 个月来最大环比降幅。这带动6 月交通工具CPI 同比降幅达到-5.3%%,比上月扩大0.6 个百分点,也是拖累本月CPI 同比涨幅收窄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 月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0%和7.4%,降幅均继续扩大。另外,“618”促销也带动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下行,这抵消了当月手机价格上涨,通信工具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带来的影响,导致6 月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仅上涨0.1%,涨幅与上月持平。服务价格方面,伴随暑假临近,加之当前居民旅游、出行消费较旺,6 月服务价格环比止跌,但受上年同期基数抬高影响,同比涨幅缩小0.1 个百分点至0.7%。

      整体上看,6 月CPI 同比连续第五个月保持正增长,意味着通缩风险可控。不过,从最新物价增长动能来看,6 月CPI 环比下降0.2%,虽有一定季节性因素,但降幅明显高于近10 年来的平均水平。另外,6月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能源价格,更能体现基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 同比为0.6%,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处于明显偏低水平。以上都意味着2023 年初以来的物价上涨动能偏弱状况仍在延续。

      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的背后是受楼市低迷、疫情疤痕效应等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偏低。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5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4,环比下行1.8,继续明显低于100 的中值水平。背后是受地产低迷及疫情疤痕效应等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修复。另外,当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的影响也不容低估。由此,在商品和服务供应比较稳定的背景下,消费需求不足是现阶段物价水平明显偏低的主因。这也是近期政策面推进汽车、家电、家装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着力促消费的主要原因。

      展望未来,6 月中下旬以来猪肉价格趋于稳定,背后是本轮生猪去产能力度有限,难以支撑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这意味着7 月猪肉价格同比涨幅难现进一步扩大。不过,伴随上年同期基数走低,7 月蔬菜、水果价格同比降幅有望收敛。我们判断,7 月成品油价格还可能上调,但供强需弱局面下,整体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会继续处于低位。伴随暑假来临,服务价格环比会有明显上涨,但上年同期价格基数偏高或将抑制其同比涨幅。总体上看,在整体消费需求不旺的局面难有明显变化的背景下,预计7 月CPI 同比将在0.5%左右。我们预计,继上半年CPI 累计同比上涨0.1%,物价水平明显偏低之后,下半年CPI 同比仍将运行在1.0%以下的低位区间。

      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状况需要高度重视,重点是要着力避免形成“低物价、低收入、低消费”循环。我们认为,接下来决定居民消费价格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将是楼市何时企稳回暖,这对当前居民消费信心的影响最大。另外,各地在较大力度落实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同时,地方财政部门还会加大消费券、消费补贴发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下行带来的影响。我们判断,在物价水平偏低背景下,着眼于做好逆周期调节,有效提振内需,三季度货币政策降息降准都有空间,迫切性也在增加。

      二、6 月PPI 环比转跌,主要原因是近期国内主导的钢铁、水泥、煤炭等工业原材料供应加快,前期出现的价格上升势头明显放缓,其中,钢铁行业PPI 环比大幅转跌;同时,受国内消费不足影响,下游生活资料PPI 环比连续第9 个月下跌。不过,受去年同期基数快速下沉拉动,6 月PPI 同比跌幅仍有明显收敛。

      6 月PPI 环比下跌0.2%,在上月短暂上涨后,再度转为下跌。这与6 月制造业PMI 中的两个价格指数结束此前连续3 个月的上行势头,都有不同程度回落相印证——6 月制造业PMI 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7.9%,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下降至51.7%。不过,受去年同期基数快速下沉拉动,6 月PPI 同比跌幅延续较快收敛势头,从上月的-1.4%回升至-0.8%。

      6 月PPI 环比转跌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国内主导的钢铁、水泥、煤炭等工业原材料供应加快,前期出现的价格上升势头明显放缓。其中,钢材价格承压明显,拖累钢铁行业PPI 环比下跌0.6%(前值为上涨0.8%)。同时,从制造业细分行业来看,6 月各行业PPI 环比下跌面较大,其中,石油煤炭加工业PPI 下跌2.0%,通用设备制造业PPI 下跌0.1%,汽车行业PPI 下跌0.7%,电子行业PPI 下跌0.3%,纺织业PPI下跌0.2%。这反映出,当前不仅制造业中上游商品涨价乏力,下游行业出厂价格也明显承压,前者主要受房地产投资下滑拖累,后者则主要源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6 月国际原油价格走高,但传导至国内还需要一定时间,而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总体上延续高位调整势头——可以看到,6 月有色金属行业PPI 环比虽仍上涨1.6%,但涨幅较上月的3.9%明显放缓。

      分大类看,6 月生产资料PPI 环比下跌0.2%(上月为上涨0.4%),分项中,除采掘工业PPI 环比涨势有所加快外,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PPI 环比均转为下跌,尤其是原材料工业PPI 下跌0.5%(上月为上涨0.9%),与细分行业PPI 走势一致。不过,受基数走低影响,6 月生产资料PPI 同比跌幅从上月的-1.6%收敛至-0.8%,各分项同比均有所回升。生活资料方面,6 月生活资料PPI 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0.8%,环比、同比跌幅均与上月持平。截至6 月,生活资料PPI 已连续9 个月环比下跌,核心原因在于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需求不振,导致消费品出厂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这也6 月核心CPI 同比继续处于1%以下的低增长状态相印证。从分项看,6 月食品类PPI 环比回正,同比跌幅收敛,但耐用消费品PPI 环比跌幅从上月的-0.3%扩大至-0.7%,同比跌幅从上月的-1.8%扩大至-2.1%,抵消了食品价格回升对生活资料PPI的拉动作用。

      从上半年来看,PPI 环比除5 月短暂上涨外,其他月份均处于下跌状态。背后是房地产投资下滑、居民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导致总需求偏弱,拖累国内工业品和消费品价格,而5 月PPI 阶段性上涨的动力也主要来自于国内钢铁、煤炭等工业品供给收缩,而非需求改善。不过,受去年同期基数下沉拉动,二季度以来PPI 同比跌幅连续较快收窄。上半年累计,PPI 同比下跌2.1%,跌幅较去年全年收敛了0.9 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先涨后跌,6 月再度反弹,但国内PPI 走势并未同步,这表明在国内主导定价的工业品和消费品价格承压背景下,“PPI 看油”的规律已明显弱化。

      展望后续,6 月官方制造业PMI 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由上月49.6%降至49.5%,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数据显示,6 月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造业企业比重超过62.4%,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处于明显偏高水平。这意味着需求偏弱将持续对工业品价格回升有比较强的抑制作用。我们判断,伴随上年同期基数继续下沉,但下沉幅度显著放缓,以及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背景下,工业品价格边际上行动能偏弱,7 月PPI 同比或将在-0.7%左右,降幅收窄势头明显放缓;后期伴随价格基数抬高,三季度PPI 同比转正的难度较大。

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冯琳 日期:2024-07-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