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之五:个人所得税知多少?
核心观点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实行分类征收以及费用扣除额较宽这三个方面。
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 年出台,截至2024 年共修订7 次。个人所得税的修订体现了税收政策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与配合,具有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辅助宏观调控的多重功能。在央地关系上,从1993 年分税制改革到2001 年个人所得税被划归为地方固定收入。2001 年为“防止重复建设,减缓地区间财力差距的扩大,支持西部大开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个人所得税在2002 年调整为比例为“50:50”的共享税,2003 年进一步调整为央、地“60:40”的共享税并沿用至今。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如何征收?
个人所得税涵盖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等多种类型的收入。个人所得税执行分类征收模式,前四项所得(即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主要征纳方法并行。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体系分为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模式,对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实行累进税,对其他所得实行比例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设计上充分考量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和社会公平原则,为此设立了多元化的减免方式。
历次改革体现个人所得税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和辅助宏观调控的多重功能。
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 年出台,截至2024 年共修订7 次。1979 年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外国人来华开征个人所得税,1986 年为适应私营经济发展增添多税种,1993 年通过废止和合并6 个对个人收入进行直接调节的税种,我国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套内外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1999 年对储蓄存款利息征税来调节储蓄倾向过高,消费投资意愿不足的问题,2005 年经济过热取消。2001 年为“防止重复建设,减缓地区间财力差距的扩大,支持西部大开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务院出台《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增加中央财权,个人所得税由地方税被调整为2002 年比例为“50:50”的共享税,2003 年进一步调整为央、地“60:40”的共享税,并沿用至今。2005、2007、2011、2018 年通过提高免征额减税等方式调控经济,增强个人所的税调节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超预期;地缘政治形势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