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城市智能化: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

城市智能化: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

宏观研究 74

  核心观点

      长期看,以城市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基建有望取代传统基建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短期看,新基建对基建投资形成总量维度的超预期拉动难度较大,传统基建中围绕“两重领域”,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仍将是当前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我们认为,未来新老基建预计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逐步平衡结构,以实现短期经济稳增长和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

      推动城市智能化建设,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能够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城市智能化与新基建概念联系紧密,据测算,城市智能化五年投资规模预计接近5.6 万亿,近年来的城市智能化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投资侧的结构性拉动已然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动能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工程。从财政支持方面,中央及地方可以通过新增专项债、贴息、奖补结合等多种方式分类引导城市智能化项目投资。

      从区域发展方面,以北京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和以杭州苏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智能化发展进度靠前。结合近期政策导向,后续产业投资方向建议优先关注IDC 数据中心、智慧电网、智慧交通建设。

      城市智能化,也称作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概念是源自2010 年IBM 公司提出的“智慧城市”愿景,IBM 指出城市是由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6 个核心系统所构成,这些系统紧密衔接共同构建了城市这一宏观系统整体。而“智慧城市”则可以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各行各业之中,创造出一种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精细化和动态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并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2024 年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城市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到2027 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 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城市智能化与新基建概念联系紧密。2022 年6 月国资委新闻发布会上披露,70家中央企业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 “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 多个,总投资超过10 万亿。若考虑国企及民企的参与力度,十四五年均新基建投资规模将超过2 万亿,接近广义基建年均投资的8.8%,新基建对我国投资侧的结构性拉动或已然发生。根据我们测算,城市智能化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投资额有望超过5.6 万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较大领域为IDC 数据中心(3.0 万亿)、人工智能(0.6 万亿)、5G 基站(0.59 万亿)、工业互联网(0.56 万亿)。

      财政支持方面:针对未来能够具备一定收益能力的城市智能化项目(例如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可以采取专项债支持;针对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主导的投资项目,可以采取贴息支持;针对短时间较难形成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项目,可以采用财政奖补结合方式支持。

      区域发展方面,以北京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和以杭州苏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智能化发展进度靠前。

      后续城市智能化的产业投资方向主要关注三点:

      1)IDC 建设:根据我们的测算,数据中心建设投资规模预计占到城市智能化建设投资规模的一半以上,同时在中央及各地财政针对新基建的倾斜政策中多次重点提及支持数据中心建设,IDC 建设相关产业链值得关注,例如光通信设备、工业交换机、宽带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IDC 云服务商等。

      2)智慧电网:2024 年1 月,国家电网在2024 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电网,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2024 年国家电网将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加快建设特高压和超高压等骨干网架,预计2024 年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超5000 亿元。智慧电网相关产业链值得关注,包括电力输配电设备、电力电缆、继电保护装置等。

      3)智慧交通:根据我们的测算,车路云一体化投资体量有望达到2000 亿元。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为“路”、“网”两大部分内容。其中“路”主要包括;两部分建设内容:一是多功能杆、通信管道等路侧数字基础设施;二是车路云一体化感知设备、边缘计算单元等路侧智能感知设备。“网”即双智专网工程。我们认为,随着后续20 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项目的陆续铺开,相关数智化解决方案及产品、自动驾驶传感系统、路侧通信设备需求有望充分释放。

城市智能化: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

      风险提示

      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方财政超预期承压;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超/廖博/王瑞明 日期:2024-07-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