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外需好于内需的结构性特征延续
2024 年6 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同比为8.6%,前值7.6%,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值(7.4%);进口同比为-2.3%,前值1.8%,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值(4.2%)。6 月中国进出口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外需强于内需的结构性特征仍在延续。
从主要产品来看,机电产品6 月出口当月同比8.0%,与5 月的7.8%相比小幅回升。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当月出口同比从5 月的2.2%下滑到0.5%,可能是受到了降价的拖累。
今年上半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累计同比4.9%。其中,船舶出口累计同比85.2%,除了反映中国在船舶制造领域的产能优势外,也能体现出中国出口结构逐渐向中高端装备制造转型,产业结构在优化升级。上半年集成电路出口累计同比21.6%,明显高于机电产品出口和整体出口的增速,源于半导体行业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中。上半年汽车(包括底盘)出口累计同比18.9%,其中新能源汽车价格优势明显,是近年中国出口的新动能之一。
今年上半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主要产品中,家具及零件、塑料制品的出口同比分别为10.1%和3.4%,服装、箱包、鞋靴、玩具上半年的出口都同比下降。我们认为,上半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表现较弱,和国内产能充裕的情况下,相关行业的出口企业降价密切相关。
从主要出口国别和地区看,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同比回升,分别从5月的4.7%、-0.5%,提高到8.3%和4.0%。低基数是主要原因,6 月美国和欧元区的制造业PMI 是环比回落的。对东盟的出口同比,从5 月的24.
9%高位回落至16.9%,仍明显高于中国向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速。
我们认为,6 月中国出口表现明显强于预期,除低基数的影响外,可能也和贸易摩擦风险上升的压力下,企业提前“抢出口”有关。比如7 月欧盟开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这可能对6 月中国向欧盟的汽车出口有脉冲式的提振。
中国进口同比,从2024 年5 月的1.8%下降到-2.3%,大幅不及预期的4.
2%。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从上月的9.4%回落至0.6%,其中集成电路和汽车(包括底盘)的进口额同比,分别从5 月的17.9%和-1.0%,下滑到0.
9%和-6.3%。主要资源品中,6 月铁矿砂、铜精矿和原油的进口数量都两位数同比增长,可能和降价后中国企业扩大了进口有关。
展望下半年,预计中国出口仍将维持韧性。过去几年中国出口结构发生变化,出口份额提升主要由东盟、俄罗斯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贡献,对美欧日等传统贸易伙伴的出口份额下降,海外大选和贸易摩擦对年内中国出口的拖累可能有限。在新兴市场景气度更高、美国补库存等的支撑下,预计年内中国出口还将有支撑。不过进口低迷反映了内需偏弱,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上升,财政支出节奏将是影响三季度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变量。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海外地缘冲突升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