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6月出口巩固向好势头 关注“性价比红利”
6 月出口向好势头巩固,我们认为“性价比红利”是核心原因,继续提示关注我国的“性价比红利”,重点表现在三大方面,其一、承接发达经济体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带来的“平替”机会;其二,地缘政治、产业梯度、外交拓展等原因催生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是重要基础;其三,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筑底回升叠加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有望推动机电产品及新能源品类的出口增长。
6 月出口进一步巩固了向好势头,一带一路仍是重点方向2024 年1-6 月人民币计价出口12.13 万亿元,同比增长6.9%,较1-5 月同比6.1%进一步回升。从贸易对象看,1-6 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韩国的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2%、0.5%、4.7%和-0.6%,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出口5.62 万亿元,同比增长8.4%。
“性价比红利”关注三大产业逻辑
从1-6 月出口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积极增长。2024 年1-6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14 万亿元,增长8.2%,占出口总值的58.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6837.7 亿元,增长10.3%;集成电路5427.4 亿元,增长25.6%;汽车3917.6 亿元,增长22.2%;手机3882.8 亿元,下降1.7%。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07 万亿元,增长6.6%,占17.1%。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5244.3亿元,增长3%;纺织品4926.7 亿元,增长6.5%;塑料制品3776.4 亿元,增长11.7%。出口农产品3444.3 亿元,增长5.2%。
继续关注“性价比红利”。2020 年至2023 年,得益于我国供给侧的强大优势(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等),我国出口增速不断超预期,从3 年中期角度来看,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对全球供应链、通胀等因素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供给优势仍将是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重点关注“性价比红利”带来的出口增长逻辑。
我们继续提示“性价比红利”的兑现,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均表现较好,重点关注三方面的产业逻辑:1)发达经济体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背景下,我国“性价比红利”受益“平替”逻辑。2)产业梯度、地缘政治和外交推动我国“性价比红利”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增长。3)发挥“性价比红利”,搭上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快车”。我们在此前多篇报告中已有详细叙述。
6 月进口小幅回落,未来整体保持稳健。
2024 年1-6 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长5.2%,较1-5 月6.4%小幅回落。结构层面,1-6 月,我国铁矿砂、煤、天然气和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进口机电产品规模也达到3.25 万亿元,增长10.1%,其中,集成电路价值1.27 万亿元,增长14.4%。
展望未来,我国内需渐进修复决定了进口增速整体仍将保持稳健。上半年政策陆续落地,下半年有望带动内需企稳。一是自5 月以来,地产政策持续转松,通过“以旧换新”、“收储”、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资本金”要求等多项政策为居民和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减负”。二是截至6 月29 日,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额1.49 万亿,仅占全年发行计划的38%。我们认为在前期专项债项目审查结束后专项债发行或将显著提速,同时预计审查后地方专项债项目质量有望优化,更有利于吸引民营资本并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也有利于后续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改善实物工作量表现。
此外,受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对我国进口价格有一定拉升,进口价格指数在2023 年Q4 出现显著回升,截至2024 年5 月为103.7,较2023 年底98.0 明显上升,一定程度上也帮助进口维持较高增长。
6 月贸易顺差990.5 亿美元,边际回升
6 月贸易顺差边际回升。2024 年6 月贸易顺差990.5 亿美元,较5 月的826.2 亿美元边际回升,处较高水平,考虑我国中美利差、国际收支和汇率层面的压力,经常项目顺差的积极增长,一方面有助于对名义GDP 形成支撑,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国际收支和汇率压力。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若海外经济因风险事件出现大萧条,则外需大幅回落会大幅冲击我国出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