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资产配置日报:克制的市场

资产配置日报:克制的市场

宏观研究 130

每日行情的复盘与思考:

    7 月15 日,股市演绎“大盘稳,小盘跌”行情,债市则在震荡中上涨。上证指数及沪深300 指数分别上涨0.09%、0.11%,中证1000 及微盘股指数分别下跌1.03%、2.24%;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43%;7-10 年国开债指数则上涨0.09%。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早盘央行公告7 月MLF 操作,中标利率维持不变,规模方面小幅净回笼30 亿元,政策操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进入税期,7 天逆回购规模则大幅提升至1290 亿元,不过中标利率同样没有变化;此外,尾盘的临时正逆回购依然暂未现身。

    尽管央行短期投放规模有所提升,但是税期资金面仍明显收紧,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由47.3%快速上升至59.6%,位于中性与紧张之间的临界水平。资金利率方面,R001 上行12bp 至1.84%,R007 上行4bp 至1.87%。从资金日内走势来看,DR007 开于1.70%且日内两度走高,尾盘收于1.95%高点;GC001 日内同样呈现波动上行趋势,午盘价格多位于1.85%之上。

    存单方面,尽管税期银行间流动性趋紧,但国股行存单未再呈现加价发行迹象,大型国股行9 个月至1 年期存单发行利率稳定在1.95%-1.97%,中型股份行1 年期存单发行利率维持在2.00%之上。二级市场方面,存单到期收益率并未跟随现券行情下行,单日收益率变化幅度基本在±0.5bp 以内。

    今日市场迎来重要信息密集发布期,继上周五金融数据率先公布后,15 日7 月MLF 续作情况、6 月70 大中城市房价报告、二季度GDP 及6 月经济数据均先后出炉。

    债市表现方面,以10 年期、30 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日内走势作为参考,早盘央行公告最新的MLF 及OMO 操作,虽然降息预期再一次落空,但额外的税期流动性补充使得债市情绪相对乐观,开盘前30 分钟长债收益率表现保持稳定。

    9 点30 分统计局公布6 月70 城房价数据,新房及二手房表现均不算亮眼,一线城市中,仅上海6 月新房价格环比上升0.4%,北京、广州、深圳新房价格环比降幅分别为0.6%、1.2%、0.7%;二手房方面,北京、上海房价环比略有回升,增幅分别为0.2%、0.5%,广州、深圳6 月二手房价环比则继续下跌1.5%、1.0%。数据公布后,债市进行了日内第一轮博弈,长债收益率小幅下行。

    10 点左右统计局继续公布二季度GDP 以及6 月经济数据,整体来看,6 月经济数据延续了4-5 月的特征,仍然是生产端保持韧性、需求端相对不足。市场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

    1) 二季度GDP 同比仅为4.7%,低于一季度的5.3%,并与此前市场一直预期的5.1%(Wind 口径)存在明显差距;

    2) 居民消费倾向有待进一步提振,二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为68.5%,同比高0.4 个百分点,但较2019 同期低1.9 个百分点,较2021 同期低0.9 个百分点;3) 6 月多数经济数据较5 月放缓,工业和服务业生产保持韧性。6 月零售、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放缓至2.0%、3.8%,投资当月同比小幅加快0.2 个百分点至3.6%。三者均明显低于5%的增长目标。6 月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也小幅放缓,不过仍分别达到5.3%、4.7%,好于需求端指标。

    数据发布后,长债收益率经历日内二次下行,但幅度依然不算明显,10 年国债下行0.5bp,30 年国债下行0.7bp。10 点15 分过后长债收益率小幅回弹,随后进入窄幅波动阶段。

    从全天债市表现来看,债市定价行为相对克制,并未关于最新的经济数据作出过度解读,仅略微定价后续潜在的宽松预期。利率债曲线上各期限收益率的下行幅度多在1bp 内,其中仅5-7 年区间段表现较强,部分个券收益率下行幅度在1.5bp 左右。结合CNEX 的债市分歧指数来看,今日基金、保险、券商是市场的主要买盘;而在10 年期品种方面,基金和保险的购买力均不算强,券商则是最主要的增持方。

    从后续的债市走向来看,目前10 年国债以及30 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位于2.25%、2.45%的监管“喊话”触发点位附近,且距离市场预期的央行“下场”阈值线仅剩约5bp(详见《布局与等待》),债市投资者可能还是会相对在意央行对于收益率曲线的控制。因此,即便当前的基本面环境再度提升了债市做多的信心,大部分参与者在短期内可能还会维持看多不做多的观望态度,进而推动长端利率回归低波动的状态。然而,在负债端允许的情况下,震荡市同样是值得布局长久期仓位的优质时点。

    A 股方面,股市行情看似平淡,实则内部分化明显。主要股指大多回调,万得全A 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0.50%和0.59%,而上证指数小幅上涨0.09%,系大市值品种行情的带动。成交热度继续回落,全天成交额6049 亿元,较上周五缩量850 亿元,较5 日均值缩量934 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29 亿元,电子元件是主要的流出方向。

    从日内走势来看,今日行情似乎略显平淡。无论是有所回调的万得全A,还是小幅上涨的上证指数,均延续了上周五窄幅震荡的格局。同时,市场情绪尚未明显好转,成交继续缩量至6000 亿附近,个股上涨占比不足20%,显示资金态度仍然以谨慎观望为主。

    不过,平淡行情的背后,是市场结构的进一步分化。

资产配置日报:克制的市场

    首先,风格分化较上周五更为明显,国证价值指数上涨0.45%,而成长指数则下跌0.34%,两者相差0.79%,较上周五的0.25%明显加大。观察不同市值品种的表现,沪深300 上涨0.11%,与上周五涨幅相近;而中小盘跌幅则明显加深,中证500 和国证2000 分别下跌0.72%和1.39%,较上周五多跌0.31%和0.92%。

    其次,红利板块优势明显,而汽车和电子行情走弱。红利板块方面,煤炭和银行涨幅领先,其中银行延续了上周五的强势行情,部分核心品种价格再创新高。煤炭的涨幅更多来自超跌反弹。7 月以来,随着市场对煤炭企业的业绩预期持续下滑,煤炭行情遭遇大幅回调;不过作为核心红利品种,煤炭股的高股息性质仍然对市场有较强的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煤炭行情形成反弹。

    而汽车和电子回调,主要系智能驾驶行情放缓。在“萝卜快跑”等产业利好的催化下,上周智能驾驶行情持续走强。不过,其强势行情在今天未能延续,Wind 无人驾驶指数下跌0.45%,车路云指数下跌0.53%。在此影响下,汽车和电子均缩量回调,后续行情或需政策和产业的进一步支持。

    整体来看,市场或许在等待投资“新方向”的出现。在这一过渡状态下,资金或将抱团高股息资产,兼具低估值&高股息性质的银行股或将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乐蒙 日期:2024-07-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