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金融数据分析: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及其投资指向
6 月货币与金融数据分析:6 月M1 同比-5.00 %(前值-4.20 %),M2同比6.20 %(前值7.00 %)。社会融资存量同比8.10 %(前值8.40 %),其中人民币信贷余额8.30 %(前值8.90 %),企业债券余额增速上升至2.20 %(前值1.90 %),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增速上升至15.00 %(前值14.70 %),企业债券与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加速没有完全对冲人民币信贷增速的下降,社会融资增速整体回落。
6 月19 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的主题演讲《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指出,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有五个方面考虑:一是优化中间变量,逐渐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二是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以7 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并以SLF 利率为上限、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下限形成利率走廊。三是逐步将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且特别提示“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四是健全精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目前结构性工具余额约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15%。五是健全政策沟通机制,做好预期引导。
7 月,人民银行为落实以上政策框架,已经开展以下的政策操作:
7 月1 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24]第2 号宣布将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7 月8 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24]第3 号宣布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 和加点50bp。
再结合6 月的货币与金融数据可以判断,人民银行对货币政策框架的优化已经逐步推动,此时应该遵循预期引导,逐渐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投资建议
综上,货币政策框架的优化已经启动。基于潘功胜行长陆家嘴论坛的主题演讲内容,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而言,利率的信号意义与结构性工具的作用会进一步上升,金融数量指标对于经济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将逐步下降。对于投资而言,应进一步去关注政策沟通机制,遵循预期引导。
风险提示
1. 房地产政策存在时滞的风险;
2. 财政支出节奏变化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