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报告:基数效应影响 二季度GDP出现回调
要点
基数效应影响,二季度GDP 出现回调
基数抬升压低增速,但工业经济仍平稳运行
居民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增速下滑
内外交错投资动力单一,投资增速低位前行
基数效应推动,出口增速继续上涨
价格走势平稳,基数效应PPI 降幅收窄
专项债预计发力提速,社融信贷有望筑底回升
展望未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复苏继续
2024 年上半年,GDP 同比增长5.0%,较一季度消化0.3 个百分点,经济整体走势平稳,复苏继续。综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表现出喜忧参半,风险与机遇并存。“喜”则经济结构调整继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均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忧”则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依然不足,经济增长短期内对政策推动依赖性依然较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状况依然存在。
GDP 部分:二季度GDP 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下滑0.6 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影响。2023 年二季度,GDP 同比增长6.3%,较一季度上涨1.8 个百分点,对本季度形成了明显的高基数效应。从三大产业来看,与2023 年同期相比,三产增速下滑,二产增速上涨是维持经济增速的主要动因。
供给端
2024 年6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较上期下降0.3 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其中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8.8%,显著高于其他分项。2024 年1-6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较上期下降0.2 个百分点。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落地生效,包括设备以旧换新和金融支持政策的持续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态势得到有力支撑,但受去年同期基数抬升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略微回落。
需求端
消费方面:2024 年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较前月下滑1.7 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较一季度下滑1.0 个百分点。6 月消费额增速下滑明显,除粮油、食品消费额增速保持高速增长外,其他商品消费额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结合当前居民收入、价格、金融数据,反映出当前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扩张。
投资方面:2024 年1-6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较1-5 月下滑0.1 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滑0.6 个百分点。房产市场低迷,仍在探底当中是拉低当前投资增速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当前外部环境多变,外需收缩,企业利润下滑,抑制民企投资积极性。三产投资增速下滑显著,投资增速仅靠二产维持,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对政策依赖较大,潜在风险不减。
出口方面:2024 年6 月,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较5 月上涨1.0 个百分点。6 月尽管中国的外部环境再度趋紧,欧盟上调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关税,但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经济恢复继续,外部需求走势平稳,叠加明显的低基数效应,使得6 月出口金额增速继续上行,较前期升1.0 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2024 年6 月,进口总额同比增长-2.3%,较5 月下降4.1 个百分点。中国国内经济走势平稳,但2024 年5 月制造业PMI 为49.5,连续两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制造业企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叠加低基数效应消失,使得6 月进口金额增速继续小幅回落,较前期降4.1 个百分点。
价格
CPI:2024 年6 月,CPI 同比增长0.2%,较上月跌0.1 个百分点。整体相对供给充足,是CPI 增速持续低位徘徊的根本原因。本月一方面,受季节因素影响,果蔬上市供给充足,大部分食品价格下降;另一方面,猪肉产能下调,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叠加非食品价格走势平稳,整体CPI 同比增速几乎与前月持平。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 同比增长0.6 %,也与前月持平。
货币金融
社会融资:2024 年6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2982 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9283 亿元,低于市场预期。整体而言,6 月社会融资规模财政方面依然提供较强支撑,但无法弥补因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内生性需求不足的缺口。
人民币贷款:2024 年6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00 亿元,同比少增9200 亿元,不及市场预期。整体而言,6 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上季节性回升,但同比大幅少增,为年内同比少增最明显的单月,票据冲量并不明显,企业贷款结构稍有改善,居民及企业的短期、中长期贷款依然处于颓势,同期大幅少增,对信贷数据构成拖累。
M2:2024 年6 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6.06 万亿元,同比下降5%,较上期下降0.8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 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上期下降0.8 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整体而言,M2,M1 近几个月大幅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改善的迹象,M2 继创该指标有记录以来新低,M1 负增幅度扩大,M2-M1 增速剪刀差在高位保持,既有经济内需活力不足,消费、投资意愿下降的原因,又由于“挤水分、防空转”的监管导向,货币扩张节奏继续放缓。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