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大额逆回购与国债增发预期
每日行情的复盘与思考:
7 月16 日,股市中大盘指数维持稳定,双创板块涨幅亮眼,债市则先跌后涨,全天呈现V 型反转。上证指数及沪深300 指数分别上涨0.08%、0.63%,科创50 及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26%、1.39%;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13%;7-10 年国开债指数仅上涨0.05%。
昨日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规模已大幅提升至1290 亿元,但仍难填平短期资金缺口,R001 单日上行幅度达到12bp。今日早盘银行间资金面延续偏紧状态,央行加大呵护力度,单日逆回购净投放规模提升至6740 亿元,但资金仍在上台阶,R001 上行14bp 至1.98%,R007 则上行7bp 至1.94%,7 月税期资金压力依旧未能缓解。尽管资金成本居高不下,但是央行的超预期投放明显提振市场信心,民生银行资金情绪指数不增反降,由59.6%下行至58.0%。
从资金的日内走势来看,DR001 与GC001 基本全天维持在1.90%附近高位,不过二者价格在尾盘均出现松动,DR001 下行至1.78%-1.80%水平,GC001 则下行至1.60%附近低位。虽然二者加权利率均在1.90%,但尾盘变化或也是积极信号。存单方面,一级发行利率较前一日几乎没有变化,二级到期收益率的单日变动也基本在±0.5bp 以内。
现券方面,税期偏紧的流动性暂未对债市定价产生明显扰动,不过在6 月经济数据整体偏弱的背景下,部分债市投资者或对潜在的政策超预期发力做出防御。早盘资金成本不低,但债市已提前有所预期,叠加央行投放力度加大,各期限收益率普遍小幅下行。11 点后,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开始交易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13 日公开发言提及的观点,“全国财政赤字率应当提高三个百分点以上,按今年GDP 预计规模赤字应当增加4 万亿元以上,主要是增加中央财政赤字。地方财政也可以增加1 万亿左右的赤字,通过发行一般债弥补”,预期下半年存在增发国债的可能。长债利率应声上行,10 年国债上行1.3bp,30 年国债上行1.5bp;不过11 点30 分债市情绪又迅速缓和,收益率回归下行。
从全天收益率表现来看,7 年期内的中短期品种虽日内走势形态与长债相似,但收益率修复速度较快,下行幅度在0.5-1.0bp 左右;10 年及以上品种受到的预期冲击较大,收益率小幅走高。重点个券中,10 年国债活跃券上行0.2bp 至2.26%,30 年国债活跃券上行0.4bp 至2.47%,10 年国开活跃券下行0.2bp 至2.33%。
从近五年的下半年扰动因素来看,政府债发行提速确实是一个常见变量,例如2021 年8 月、9 月、12 月的政府债净供给规模均在9000 亿元+,而放在当时,单月9000 亿元也是较为超预期的供给压力;2023 年的案例则更为熟悉,8 月-12 月政府债净供给规模连续5 个月在万亿元附近,10 月更达到1.5 万亿元。我们在《4.7%,逆周期政策猜想》中也分析到,三季度逆周期政策存在加码的可能性,而其中第一个潜在方向便是加快地方债发行节奏,以及追加财政工具。因此,今年下半年供需面,很有可能再度成为主导债市定价的关键变量。不过如果政府债发行压力上升,央行可能通过降准补充资金缺口。
除了政府债的增发预期外,今日市场也对一组错配的数字较为关心,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显示,央行对其他 存款性公司(商业银行)的债权环比增加9068 亿元,而其他存款性公司对于央行的负债则环比下降1002 亿元。
从会计角度来看,二者理应基本相等,但6 月却存在1 万亿元的分歧。从理论上来看,这一错配可能来自于再贷款到期后,央行与银行之间的核销时点存在差异,银行出于审慎原则先核销;亦或是央行发放了再贷款,但银行端尚未确认。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两个数字发生错配并非新鲜案例,如2023 年2-4 月,分歧规模绝对值连续4 个月维持在5000 亿元左右。
A 股方面,在成长行情的带动下,股市迎来反弹,万得全A 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49%和0.86%,创业板指大涨1.39%,而上证指数仅小幅上涨0.08%,系价值行情拖累影响。成交热度略有回暖,全天成交额6464 亿元,较昨日放量414 亿元,但较5 日均值仍缩量358 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29 亿元,金融和白酒是主要的流出方向。
市场试探情绪初现。如果说前两日的行情以过渡为主,今日则有部分资金在尝试布局。尽管全市成交额仍在6500 亿的较低水平,但“开始试探”这一边际变化已成为重要的驱动因素。从资金流动情况来看,股票型ETF成交迎来放量,其中沪深300 相关ETF 放量尤为明显。主题型ETF 方面,芯片、AI 相关ETF 放量幅度靠前,指向资金或对大盘成长品种行情抱有期待。
受此影响,今日市场结构与昨日既有相似,又有不同。风格方面,“价值跌,成长涨”的格局与昨日价值占优的结构相反,国证价值指数回调0.35%,而成长指数上涨0.86%。但分市值来看,大盘品种的优势仍在延续,沪深300 上涨0.63%;中小盘股涨幅相对较小,中证500 和国证2000 分别上涨0.30%和0.14%。
分行业来看,科技板块行情明显领先,电子&计算机今日领涨。消费电子再度迎来大涨,Wind 苹果指数上涨2.88%,或与市场对iPhone 未来两年出货量将大增的预期有关。半导体行情自上周三以来持续修复,今日继续走强,同时成交迎来大幅放量,上涨占比超过95%,指向板块积极情绪仍在持续。智能驾驶板块行情回暖,Wind 无人驾驶指数上涨1.67%,车路云指数上涨1.59%,或与市场对上海无人驾驶汽车实地测试&深圳推出自动驾驶公共交通的预期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驾驶正逐渐成为科创板块内新的增长点。7 月以前,科创行情主要由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驱动,如5 月底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半导体迎来阶段性行情;到了6 月,消费电子行情修复,主要系苹果Apple Intelligence 和华为开发者大会的催化作用;此外,英伟达美股持续走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A 股英伟达产业链行情上涨。不过,随着“萝卜快跑”等产业利好的落地,智能驾驶行情持续走强,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产算力、PCB 等概念上涨。换言之,智能驾驶已成为除半导体、消费电子外,资金交易科创行情时的又一热点方向。
整体来看,反弹趋势尚未完全形成,博弈市场整体走势的难度仍然较大。主题方面,电子和化工业绩预增相对靠前,板块行情或有底部支撑。此外,智能驾驶概念仍在走强,若相关政策和产业端持续发力,汽车和国产算力板块有望继续获益。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