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2024年中期经济与资产展望:枕戈待旦

2024年中期经济与资产展望:枕戈待旦

宏观研究 143

  回顾上半年,宏观形势的预期差不少:海外环境,美国经济仍强、降息预期反复,地缘冲突加剧;中国经济,先升后降、外强内弱、“温差”仍大,实际下行压力不小;中国政策,温和发力、节奏偏慢、再松地产;中国市场,权益震荡、红利&出口出海占优,债券走牛。

      展望下半年,宏观形势可能有以下变化:1)海外并不平淡,关注三大变化—美国经济(动能减弱的软着陆)、美国降息(年内大概率会降)、地缘冲突(升级可能性加大);2)国内经济继续磨底,关注四大变化:外需(不确定性大)、价格(低位小升)、地产(下跌斜率放缓)、社融(扰动减弱的修复);3)会有增量政策、但非强刺激,关注四大变化:促改革(三中全会)、抓落实(财政发力)、中央加杠杆(降息降准/化债/收储)、防风险(金融强监管)。

      综合看,下半年经济和资产的基准情形很可能是:基本面看,全年GDP 增长5%目标应能完成、但实际压力不小,总体可能延续“外强内弱”特征,宏观VS 微观、供给VS 需求、外需VS 内需、新兴行业VS 传统行业等方面“温差”仍存;政策面看,固本培元、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会有增量政策、但并非强刺激,紧盯“促改革、抓落实、中央加杠杆、稳需求、稳地产、稳信心、防风险”细化部署,也需关注美联储降息、地缘博弈等扰动;资产端看,预计国内权益资产仍以结构性主题性行情为主,债券收益率短期可能调整、但大方向可能偏下行、调整就是机会。

      具体看,2024 年下半年主要特征如下:

      一、政策面:固本培元、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有新组合拳、难有强刺激,紧盯三中全会1、总基调:更多增量政策有望陆续出台、但强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高(除非有大风险事件),紧盯“促改革、抓落实、中央加杠杆、稳需求、稳地产、稳信心、强科技、防风险”的细化部署,其中,稳增长相关的主要关注点是稳地产的增量政策、以及可能的中央进一步加杠杆。

      2、松货币:大概率还会降准降息,政府债发行节奏、地产、美联储降息是核心扰动;还需关注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新变化,尤其是正回购、买卖国债等新操作;下半年社融、M2 有望修复。

      3、宽财政:上半年财政收支紧平衡、尤其是专项债发行偏慢;下半年财政发力仍有较大空间,节奏大概率会加快,也可能会拓宽专项债投向范围;此外,需关注卖地可能面临“量价齐跌”。

      4、促改革:三中全会是改革的新起点,将是综合性、全局性的改革,还会确定未来5-10 年中国经济路线图;看点可能包括:新质生产力、强科技、绿色转型、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央地关系&缩小贫富差距)、统一大市场、土地等要素市场化、国企和民企关系、国企改革等。

2024年中期经济与资产展望:枕戈待旦


      二、基本面:国内经济继续磨底,内需不足仍是核心约束,紧盯地产、出口、政策节奏1、全球看,延续修复趋势、但动能依然偏弱,美国有望软着陆。从景气指标看,当前全球经济已恢复至中性水平,服务业强、制造业弱、新兴市场好于发达市场,全球制造业仍有修复空间。

      不过,鉴于高利率影响的滞后性,消费放缓拖累补库强度,下半年海外经济复苏动能依然偏弱。

      美国劳动力市场仍有韧性,将支撑经济实现软着陆,但“美强欧弱”的格局仍趋进一步弱化。

      2、国内看,实际下行压力不小,可能延续外强内弱、供需分化。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外强内弱、供强需弱”的特征,节奏上先升后降,本质原因还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也尚未找到地产之外的下一个“顶梁柱”,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大概率继续磨底。

      3、节奏看,同比增速小降,环比边际好转,GDP目标应能实现。同比看,Q1、Q2GDP当季同比为5.3%、4.7%、预计Q3、Q4为4.9%、5.0%,全年实际GDP同比5%,名义GDP同比4.7%。

      4、结构看,消费、地产仍偏弱、出口续升,基建可能小幅反弹。1)偏弱的分项:地产在政策脉冲效应过后可能重回低位,消费受制于财富缩水等因素可能持续低于预期,基建随着政策落地加快可能小幅反弹,需求不足制约下库存回升仍面临波折;2)偏强的分项:出口预计延续修复、整体仍偏强,预计对制造业投资和工业生产仍有支撑,需关注“抢出口”的扰动。

      三、流动性:物价低位小升,利率震荡偏下行,人民币走稳,美联储降息节奏很关键1、海外:美国通胀压力缓解、年内大概率降息、9 月可能首降。预计下半年美国CPI 小降,核心CPI 基本走平,通胀对美联储降息的掣肘减弱。截至7 月中旬最新市场预期显示,美联储最早将9 月开始降息、年内降息1-2 次均属于合理水平,降息节奏可能与通胀回落节奏匹配,实际政策利率基本保持不变。其他央行方面,预计欧央行年内再降息1-2 次、日本央行再加息1-2 次。

      2、物价:中国CPI、PPI 有望低位小升,实际可能低于预期。受低基数带动,预计下半年CPI、PPI 读数都将有所改善;基准情形下,下半年CPI 中枢约0.8%、高于上半年,Q3、Q4 分别0.5%、1.1%,对应全年中枢约0.5%左右;PPI 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较难趋势性转正,下半年中枢约-0.6%、高于上半年,Q3、Q4 分别为-0.6%、-0.5%,对应全年中枢约-1.3%左右。

      3、利率:美债收益率震荡为主、上下空间有限,中债收益率震荡偏下行,其中:上半年我国利率震荡下行、债券迎来牛市,归因看,本质还是内需不足、物价低位,叠加受调降存款利率、暂停银行手工补息、政府债券发行偏慢等因素影响,“资产荒”愈演愈烈;基于基本面、通胀面、政策面、配置面四大维度,下半年我国债券利率大概率震荡偏下行,关注短期可能的调整。

      4、汇率:美元指数震荡偏下行、但幅度不会太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震荡为主、波动区间小。

      四、中观面:关注3 条线索——实物工作量、“抢出口”行业、央行购买国债1、实物工作量何时能有起色?近年来实物工作量持续偏低,宏微观存在“温差”,在投资端尤为显著,体现为基建上市公司订单、水泥沥青高频指标维持低位;这是财务支出法统计方式下,地产景气下行、隐债化解严格等多种因素导致,短期内难全面扭转,实物工作量可能维持低位。

      2、哪些行业可能会存在“抢出口”?参照2018 年加征关税的经验,有3 点规律:1)时间看,“抢出口”主要集中在加征关税落地前1-2 个月;2)行业看,“抢出口”产品与加征关税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基本一致;3)不同批次、或者同一批次、不同行业“抢出口”幅度存在差异,加征关税税率、美国相关产品库存等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因此,2024 年“抢出口”四季度应是重要窗口,重点关注4 大方向(高科技领域;对中国依赖度不高、且海外能够轻易找到替代厂商的领域;前期豁免、但继续豁免可能性不大的行业;美国制造业回流相关领域)。

      3、央行购买国债,影响几何?当前我国常规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央行直接“下场”买债应仍属常规货币政策,核心目的旨在拓宽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渠道、丰富政策工具箱。对于资产而言,如果央行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债券,相当于投放流动性,有助于降低无风险利率,对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将有一定改善,但基本面仍是核心;对债券市场而言,央行在投放流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债券的需求,具体表现可能仍取决于央行购买国债的期限结构情况。

      五、资产面:向波动要收益,权益弱震荡、结构性主题性机会为主,债券调整就是机会1、国内大类资产:下半年国内权益资产可能延续弱势震荡,以结构性行情、主题性行情为主;债券收益率短期可能调整,但大方向可能延续下行、调整就是机会。

      3、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美国大选、欧洲大选、地缘冲突。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地产景气、消费复苏、海外经济环境、地缘冲突等超预期变化。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熊园/刘新宇/杨涛/刘安林/穆仁文/朱慧/薛舒宁 日期:2024-07-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