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6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 融资需求整体偏弱
事件要点: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00亿元,前值9500亿元。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999亿元,前值为20623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较上月下降0.3%。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6.2%,预期6.8%,前值7%,M2较上月下降0.8%,不及市场预期。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999亿元,前值为20623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1300亿元,前值9500亿元;M2同比增长6.2%,预期6.8%,前值7%。中国6月M2继续下降,意味着资金供给整体有所下降,但继续保持合理水平,货币政策延续宽松格局,且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新增社融和信贷需求整体同比下降,表明当前社会信贷和融资需求有所下降,宽信用过程短期有所放缓。由于当前国内经济复苏处于初步阶段,货币政策继续维持宽松水平,货币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宽信用方面,国内经济复苏偏慢,虽财政发力以及新增政策逐步落地显效,但居民和企业部门融资需求放缓,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力度有所放缓。对市场而言,金融数据整体放缓且不及预期,短期利空国内风险资产和人民币汇率。中长期随着国内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宽信用过程有望加快。
6月M2同比增长6.2%,预期6.8%,前值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回落0.8和5.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效应较高,以及财政以及非金融性企业部门存款大幅减少所致,货币供应量整体保持合理增长。M1同比增长-5%,主要是人民银行正在打击资金空转、“手工补息”影响仍存,部分不规范的企业存款同步减少,进而影响到M1增速。M1、M2持续下降,意味着资金供给整体有所下降,但继续保持合理水平,货币政策延续宽松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由于目前国内经济处于复苏初步阶段,货币政策延续宽松;而且当前宽信用有所放缓,以及房地产市场恢复仍旧偏慢,信贷派生需求不高,M2预计短期继续保持低位。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00亿元,前值9500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9200亿元,6月新增信贷同比少增且不及市场预期。主要是由于居民部门信心不足、购房需求恢复不佳以及企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导致信贷需求同比大幅少增。其中,新增居民短期贷款2471亿元,同比少增2443亿元,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3202亿元,同比少增1428亿元。居民贷款增量在去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同比少增,居民部门贷款整体相对偏弱;在短期贷款方面,主要与节后居民消费降温有关;中长期贷款方面,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负增,虽然房地产 刺激政策大规模出台,短期销售有所回暖,但楼市整体销售依旧偏弱,居民中长期贷款整体偏弱。6月企业贷款新增16300亿元,同比少增650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为6700亿和9700亿元,同比分别少增749亿元和6233亿元;新增票据融资-393亿元,同比少降428亿元。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虽然同比少增,但相对偏强。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999亿元,前值为20623亿元,同比少增9266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较上月下降0.3%,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继续放缓。从新增社融的结构来看,实体经济信贷融资需求同比少增,居民信贷需求不足,企业信贷有所放缓,企业债券融资略有下降、政府债发行继续加快、非标融资需求平稳。6月新增信贷21927亿元,同比去年少增10486亿元,6月份信贷需求同比大幅下降,主要与居民中长期信贷疲软以及企业需求放缓有关。6月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与银行未贴现承兑汇票等“非标”资产合计减少1301亿元,同比多降400亿元,非标融资需求同比略有放缓。6月企业债券融资增加2100亿元,同比少增14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需求小幅下降。政府债券由于专项债发行加速,当月政府债券净融资8476亿元,同比多增3105,主要由于财政发债层面的节奏加快、规模增大。整体来看,实体经济部门融资需求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居民和企业部门需求放缓所致。随着国家财政发债加速,政府融资将继续维持扩张,料将维持一定需求,企业部门中长期随着企业信心回暖以及政策端的支持,后续融资需求有望保持一定的水平;居民部门融资需求由于房地产政策加强,需求逐步修复,整体需求有望逐步改善。因此,当前社会融资需求短期同比有所下降,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有所放缓,中长期随着国内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以及支持政策逐步落地显效,宽信用过程有望有所加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