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新篇章:政策推动与产业创新全景分析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加速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刻改变工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将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7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要从全局高度认识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多省市出台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征集相关的政策,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落地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2024 年6 月以来,湖南、上海、广州、南京等多省市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进行公开征集,征集范围涉及智能制造、脑机接口、数字文旅、智能消费终端、元宇宙等广泛领域,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落地、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产大模型众多新品发布。在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科技、阶跃星辰和智谱AI 等多家国产大模型厂商发布了最新的大模型产品,百度智能云、科大讯飞、百川智能等也携最新产品亮相会展,国产大模型正在各个行业领域和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人工智能赋能百行千业取得新进展。此外,随着OpenAI 宣布终止对中国提供API 服务,国内多家大模型相继推出大模型服务迁移计划,我们预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国产大模型,并进一步推动国产大模型企业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入。
央国企展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新成果。央国企在人工智能领域正形成新动力、新合力,构建创新“增长极”。在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信集团等央企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成果亮相,上海市11 家国资国企单位共同发布了“上海国资国企‘人工智能+’行动倡议”,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以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复旦大学推出通用智能体平台AgentGym。复旦大学NLP 实验室和视觉与学习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推出AgentGym 平台, 并基于该平台提出AgentEvol 算法,对通用智能体的自我进化能力进行了探索。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合作概况:从“极化”走向“扩散”。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2024》,从4311 家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合作关系的地理空间分布看,显著表现出“极核”状网络结构特征。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构成了价值网络的核心节点,技术赋能占全国技术赋能关系数的比重达到85.18%。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技术“扩散”是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和专利数量在全球明显领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专题报告,在2014 年到2023年间,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活动中处于明显领先地位,尤其是2017 年以来,我国每年在该领域公布的专利数量均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