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点评:长短兼顾 改革日夜兼程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点评:长短兼顾 改革日夜兼程

宏观研究 98

事件描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 年7 月15 日至18 日在北京举行。

    事件评论

    公报关注短期经济,为历届三中全会首次。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中全会聚焦长期改革,对短期经济发展着墨不多。但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用两整段论述当年经济,为三中全会首次。回顾历次中央全会,2023 年初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短期经济工作也有论述,但提供的增量信息不多。此次三中全会释放的则是更明确的信号: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直观反映了中央对于稳增长的决心,政策三季度发力概率或进一步提升。

    同时,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段落,公报明确提及防范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并提到“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这些表述虽然与长远改革关联度较低,但对提振市场信心而言至关重要。中央在全会这样的重要场合表达对短期形势的关切,成为此次公报的一大亮点。

    改革目标符合预期,时限更为紧迫。在改革目标上,公报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经济体制改革起到“牵引”其他制度改革的作用。这一表述与4 月政治局会议的表态基本一致,符合预期。超预期之处在于,公报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回顾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曾提出“到2020 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换言之,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期限更短(5 年
    高质量发展、创新地位提升,财税改革未能独立成段。关注具体改革方向,相较于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任务部署上有五处调整:1)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合并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增加“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概念;3)增加“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将创新独立成段,并提升至第三位;4)财税改革内容未能独立成段,并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5)省略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总的来看,提升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两大目标的优先级,反映了决策层更关注供给侧的能力培育。

    聚焦具体任务,改革有多处新提法。在具体的改革任务上,公报有多处提法值得关注:1)在高质量发展部分,会议强调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发展,并明确实体和数字经济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2)在科技创新部分,会议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将两会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法转化为了制度建设目标;3)在经济体制部分,会议明确未来改革领域主要聚焦财税、金融两大方向;4)在民主政治部分,首提“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5)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或推出土地流转的更多安排。

    等待后续重要文件,期待更多政策细节。会议披露公报后,还将陆续发布两份重要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经验,两份文件或在4 天内发布。两份文件将包含更多政策细节,包括市场此前关注度颇高的财税改革的具体安排。总的来看,公报在改革任务部署上沿袭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的多数安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提法实至名归。而“进一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短期经济的关切,以及设置更短改革时限这两个方面。这两个关键变化,都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风险提示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点评:长短兼顾 改革日夜兼程

    政策分析不完善。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刘承昊 日期:2024-07-1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