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七点解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七点解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宏观研究 7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 年7 月15 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本次会议将改革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2029 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全会共部署十四个深化改革的方向,涵盖多个领域,对安全、教育和风险方面的重视较十八届三中全会有所提升。

      对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涉及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相关内容,我们有如下简要解读:

      本次会议将改革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完成改革任务的明确时间表。

      公报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时,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体现了更加突出改革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明确导向性。另外,本次全会明确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时间维度约束下预计改革推进的节奏和紧迫性也会有所提升。

      全会系统部署了十四个深化改革的方向,涉及经济、政治、法治、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十四个方面。由于本次会议所部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基本延续了二十大报告中的主要改革思路。例如,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二十大报告中就提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关于健全宏观治理体系,二十大报告中也有“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等相关表述。具体改革细节需要等《决定》文件发布才能做更为深入的解读。

      本次全会对安全、风险和教育方面的重视较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根据词频统计,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安全”、“教育”、“风险”三个词汇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6 次、5 次和4 次,高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6 次、3次和1 次。对安全和风险的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因此,要坚持底线思维,应对各种挑战因素。对教育的重视,是因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公报中也提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预计《决定》中会有更为详细的部署。

      公报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驱动的外延式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也阻碍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亟待建立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引导各类先进生产要素流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尤其是在目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像数据要素的确权、平台经济属性的认定以及对具有非典型雇佣关系的新就业形态的认定等涉及新型生产关系的多个领域需要重点关注。

      财税体制改革或探索解决央地财权事权不匹配问题。公报中指出“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我国于1994 年实施分税制改革,有效解决中央财政缺口问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3 年的22%提高至1994 年的56%。分税制改革在收入划分维度成效显著,但并未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央制定了税收返还办法以及通过将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方式调动地方积极性。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和城镇化的推进,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也明显上升。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下滑,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财税体制改革紧迫性加强。本次全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中央可能上收部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另一方面可能通过消费税改革等措施补充地方财力,激发地方开拓财源的积极性。

      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公报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今年以来,宏观数据和微观体感温差较大,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水平的改善有待进一步体现。全会将民生问题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有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宏观发展动能,未来或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来实现。

      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计下半年GDP 增速仍有支撑。今年二季度GDP 同比增速为4.7%,低于预期,但上半年仍有5%的GDP增速。下半年随着专项债发行进度的加快以及特别国债发行后逐渐形成实物工作量,存量政策发力下,我们认为下半年GDP 增速仍有支撑,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望实现。

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七点解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风险提示:对政策的理解和解读存在偏差,国内经济超预期下行,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不力,地缘政治扰动下出口增速回落。

机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边泉水/宋进朝 日期:2024-07-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