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视角:二十届三中全会解读会议的哪些提法值得关注?

宏观视角:二十届三中全会解读会议的哪些提法值得关注?

宏观研究 87

中共中央于7 月19 日上午10 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相较于7 月18 日的公报,针对改革方向及政策措施有更多增量信息、提供更为明确的部署。本文从经济发展目标及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全国统一大市场、新型举国体制、财税体制改革、民生领域改革、以及对外开放六个方面进行解读。

    1. 经济发展目标及宏观调控要求

    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并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在长期发展目标上,发布会重申了公报中提及的“2035 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中“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针对短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之间存在的“温差”,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发布会表示需要更加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好发力见效,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此外,对于扩内需,还提到要实施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投入更多真金白银;要把长远增后劲与短期稳增长结合起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2. 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堵点,畅通要素流通发布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韩文秀主任重点阐述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举措,强调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等制度,促进城乡融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同时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针对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提到了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发布会特别提出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此外,城乡融合发展改革方面,首次提及“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国企/公共事业领域改革、以及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有望加速推进。对于国企深化改革,提出要 “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以及“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意味着电力市场、铁路等领域的价格可能会有更大灵活性,以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对于民营企业,提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3. 强化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科技强国、科教兴国本次发布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针对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重点进行阐述,亦体现本次三中全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其表示目前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 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 亿,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

    《公报》中提到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发布会上亦对三个方面阐释了具体方向:1)教育改革层面,提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2)科技层面,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3)人才方面,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此外,还具体提及了针对高校的改革方向,以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的优势。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4、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税体制和税收的效率,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通过税制改革适当增加地方收入,同时中央酌情、逐步上收部分财政事权。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发布会又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具体阐释。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全会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同时,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通过推动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相适应,并提高税收的效率,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此外,全会要求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优化各类存量结构调整。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任务,有助于摸清“家底”、揭示风险、并服务政府管理。发布会提到优化存量结构调整,可能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资本回报率的同时,或将强调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

    5、民生领域改革:让居民有充分“获得感”

    房地产政策方面,全会要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设适应居民新期待的“好房子”。在发布会提问环节,针对短期地产政策,韩文秀主任表示,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新政策,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资源。就中长期发展目标而言,韩主任表示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消除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弊端,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融资、财税、土地、销售等基础性制度。此外,他特别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健全社保体系,增强居民获得感。发布会指出,全会强调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6、对外开放: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发布会指出,全会就对外开放作了专门部署,涉及扩大制度型开放、外贸体制改革、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具体看,要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发布会表示,扩大对外开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宏观视角:二十届三中全会解读会议的哪些提法值得关注?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发布会表示,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来华经商旅游人员居住、医疗、支付等便利制度。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发布会表示,要尽快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同时,扩大服务业开放,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加快推进离岸贸易发展。

    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和合法权益。发布会表示,要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发展,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常慧丽/易峘 日期:2024-07-2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