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解读:聚焦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解读:聚焦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宏观研究 98

事件:中国共产党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三中全会),于2024 年7 月15 日至18 日在北京举行。7 月21 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分三大板块、15 个部分、60 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多方面的部署改革。作为一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以下是我们的学习体会。

    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明确中心任务。会议中心议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既与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也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一脉相承。7 月19 日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提到,“《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习总书记表示“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来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决定》明确目标完成时间表,并且相比此前公报内容,政策的细节表述更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明确到2035 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解读:聚焦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为实现改革目标,《决定》共提出300 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以及制度层面。有对既有改革举措的改善和提升,也有新背景新实践需要下新提出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党中央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效率与公平统筹兼顾。《决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高水平”的要求表明目前还存在不健全之处,因此需要在关键性领域进行突破创新以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与市场之间,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习总书记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明确其重点投资领域 ,并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进行考核评价,这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推动国有资产价值提升。另一方面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从立法保护、鼓励科创、缓解融资压力等方面提供支持。这有助于壮大民营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高质量发展为要,科技导向突出。《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本次三中全会对新质生产力予以高度关注。这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相符。随着发展模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对应的体制也需做出相应调整。《决定》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包括“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核心在于优化配置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也能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更为均衡、更为持续。

    遵循法治轨道,深化改革。《决定》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改革与法治的结合既关系着改革的成效,又关系着法治进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有利于坚实改革步伐,为改革开放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注重政策取向一致性。《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央地财政关系的完善。习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明,“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加强中央事 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本次会议部署的财税体制改革聚焦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体现了系统改革的要求。预算制度的健全、税制结构的优化以及央地财政关系的完善将有助于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出一系列部署,包括制定金融法、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等安排。

    会议对于金融体制改革作出的设计有利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也有助于破除阻碍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制约,从而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超预期。

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超/万琦 日期:2024-07-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