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海外产能周期系列研究(二):海外供应链重塑走到哪一步了?

海外产能周期系列研究(二):海外供应链重塑走到哪一步了?

宏观研究 76

  我们在2023 年8 月的报告《价值链重塑下的全球资本开支上升周期》中就曾指出,疫后海外出现了供应链重塑,也即:产能周期。这一过程至少包括资本开支、在建工程、设备购置、投入生产四个环节,不同环节下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上一篇报告已从上市公司口径拆解第一个环节:2021-2023 年资本开支扩张力度高于2016-2017 年,结构上偏好以科技和医疗产品制造业配套下游服务业。本文尝试使用贸易数据推演各国海外供应链重塑进程,目前大部分经济体已完成“打地基”阶段,目前处于“建楼体”和“铺水电”共振期,“购设备”仍在观望阶段,但去年以来电力设备进口已明显放量,与各国资本开支发力方向相合。后续需继续跟踪一般机械进口情况判断海外是否已普遍进入“购设备”乃至“投产”阶段。

      阶段一、打地基:大部分经济体或已经完成,美国、墨西哥、罗马尼亚投入力度较大。5 类产品进口金额均在2023 年前后见顶但节奏有明显差异,挖掘机和水泥本轮进口弹性大且直到2023H2 才开始回落,压土机、打桩机、钢筋在2023 年初前后见顶回落,美国、墨西哥和罗马尼亚本轮需求弹性较高。

      1)挖掘机:发达国家进口金额在2023 年H2 见顶,多数新兴国家进口金额在2022 年H2 见顶回落,且本轮美墨加和罗马尼亚进口需求扩张速度较快。

      2)打桩机:发达国家进口金额均出现见顶回落迹象但时间有明显差异,多数新兴国家进口金额亦然,但2023 年以来印度、罗马尼亚、马来西亚、墨西哥进口金额仍在上升。

      3)压土机:发达国家进口金额均出现见顶回落迹象但时间有明显差异,多数新兴国家进口金额亦见顶回落,但墨西哥进口金额仍在上升。

      4)水泥:发达国家进口金额均出现见顶回落迹象但波动小于设备类产品,多数新兴国家进口金额仍在扩张,越南和印尼除外。

      5)钢筋:多数国家进口金额均在2023 年初前后见顶回落。

      阶段二、建楼体:多数经济体或处于该阶段,美国、墨西哥、罗马尼亚、印度投入力度较大。

      起重机:多数国家进口金额仍在上升,推测这些经济体可能从“打地基”进入“建楼体”阶段,且美国、罗马尼亚、墨西哥、印度进口金额升幅偏高。

      阶段三、铺水电:目前大部分经济体水管和电线进口仍在上升、并未出现明显回落,推测目前各国厂房建设或同时处于“铺水电”和“建楼体”阶段。

      我们认为在楼体建设完成之前,水管和电缆需求仍会继续放量。

海外产能周期系列研究(二):海外供应链重塑走到哪一步了?


      1)水管:多数发达国家(英国除外)进口金额已见顶回落,而所有新兴国家进口金额仍在上升且增幅高于发达国家,推测新兴国家水管新增购置需求更高,而发达国家更新置换需求更高。

      2)电缆:发达国家进口金额均在2023 年Q4 前后见顶回落,而新兴国家表现分化,越南、波兰、印度进口金额仍在上升,罗马尼亚、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进口金额有所下降、但幅度有限。

      阶段四、购设备:大部分经济体仍处观望期,但电力相关设备已提前放量。

      从铣床、磨床、切割机和液压机来看,目前尚未进入“购设备”阶段,但  2021-2023 年发电机和变压器进口已明显放量,这与本轮各国资本开支发力方向一致。后续需继续跟踪一般机械进口情况判断海外是否已普遍进入“购设备”乃至“投产”阶段。

      1)铣床:2021-2023 年各国进口金额并无明显增长,但2023Q3-2024Q1 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波兰进口金额有所上升。

      2)磨床:2021-2023 年多数经济体进口平平,但2023Q1-2024Q1 英国、印度、马来西亚进口金额出现快速增长。

      3)切割机:2021-2023 年多数经济体进口平平,但2021Q1-2024Q1 英国和波兰进口金额出现快速增长,2023Q4-2024Q1 罗马尼亚进口金额明显上升。

      4)液压机:2023Q1-2024Q1 多数经济体如美墨加、英国、罗马尼亚、日韩、印尼进口增速小幅上升。

      5)发电机:2021-2023 年多数经济体进口增速上升,这与本轮各国资本开支发力方向一致。

      6)变压器:2021-2023 年几乎所有经济体进口增速上升,这与本轮各国资本开支发力方向一致。

      风险提示:全球基本面与政策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静静/王泺宾 日期:2024-07-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