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与政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征与新趋向
平安观点:
本文从总量趋势、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三大视角,梳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短期和中期趋势,观察近年来中国ODI 走向的深刻变化。
总量趋势:出海正热。据商务部口径,截至2023 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ODI,美元计价)已连续四年增长;2024 年1-5 月,中国全行业ODI 累计同比增长高达9.8%。据联合国口径,中国OFDI 流量在2021 年达到峰值,综合2020-2023 年的表现仍领先全球,在全球的占比也在上升。对比FDI 和ODI表现,2023 年以来的月度数据显示FDI 回落压力较大,但ODI 仍保持增长势头。中国从“资本输入”到“资本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一项经济战略转变。
2023 年以来,中国出口与ODI 增长趋势呈现“此消彼长”,体现中国企业主动求变“走出去”。联合国口径下,2023 年中国OFDI 中,绿地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并创历史新高,与跨国并购的低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绿地投资的上升体现了中国企业投资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绿地投资的上升体现了制造业“出海”的活跃。
区域分布:多点开花。截至2022 年,中国ODI 存量和流量仍呈较高集中度,但存量资金占比不高的地区流量势头较好,ODI 流向呈现多元化。截至2 0 2 3年,中企海外并购活动更是“多点开花”,加拿大、秘鲁、哈萨克斯坦等“小众”目的地跻身前十。2019年以来,在主要投资地区中,中国香港和欧洲ODI资金占比略有下降,而东盟和美国占比上升。中国香港ODI 表现是中国对外投资总需求的“晴雨表”,近年来香港本土对大陆资金的吸引力增强; 中国对东盟ODI 的较快增长,则充分体现了“近岸化、友岸化”产业链布局需求;中国对欧盟的投资整体保持韧性,其中对英国的投资上升、对欧盟的投资下降;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呈现弱复苏,同时对墨西哥的投资快速增长,体现中企在中美经贸不确定中积极突围。
行业分布:制造加速。截至2022 年,中国ODI 存量仍以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业为主,但制造业、交运物流等占比较快提升。近年来,中国制造业ODI 占比显著提升,与制造业FDI 的下滑形成对比,海内外制造业发展需求分化(2014 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占GDP 比重下降,越南、墨西哥等上升,欧盟保持稳定),是中国制造业“出海”背后的经济逻辑。截至2023 年,中企海外并购主要针对TMT、先进制造和医疗等高技术行业,同时采矿、油气、电力与公用事业等资源型行业布局较快增长。
区域与行业:因地制宜。综合看行业和区域分布特征,中国ODI 存量中,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的制造业投资占比较高。从2023 年宣布的并购情况看,中企在美欧主要投资TMT、医疗等高技术行业,在亚洲和澳洲主要布局资源和消费品行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