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政策观察(七月):中国式现代化下的资本市场发展与政策前瞻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金融领域的部署整体上与去年10 月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保持一致,都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决定》进一步肯定了新国九条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这一主线,并明确提出了要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决定》将资本市场投资功能发挥摆在了更加凸显的位置,呼应了新国九条提出的到2035 年投融资结构趋于合理这一总体目标,也与证监会今年以来一系列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投资者保护相关政策高度契合,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发展耐心资本。《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同时强调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从正式文件层面肯定了耐心资本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为如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供了启示。
制定金融法,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决定》明确提出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金融行业基础性法律,有助于进一步统一监管标准和提高金融行业法治化水平,从而为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及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决定》明确提出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同时还在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方面强调要加强金融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此外,《决定》还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和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
资本市场政策展望:我们认为,随着《决定》进一步贯彻落实,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在这样几个方面的政策动向值得进一步关注,一是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包容性、适配性有望继续提升;二是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有望提速,投融资功能协调发挥机制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性将稳步提升;三是强本强基,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四是严监严管,监管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五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设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