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逐句解读7.30政治局会议:新变化、新思路

逐句解读7.30政治局会议:新变化、新思路

宏观研究 118

  事件:2024 年7 月30 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核心观点:有不少新提法、新部署:直面困难、提振信心;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狠抓落实”,也要“增强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此外,新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等,要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我们预计,下半年政策大体可能有三大类:一是短期看,更多稳增长的增量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尤其是地方化债、核心城市进一步松地产、地产收储规模扩大、专项债加快发行等;二是“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有望推出;三是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可能仍需等待,紧盯可能的触发情形:美国降息和美国大选落定;可能的重大风险冲击等。

      1、会议通稿发布时间早、篇幅长,旨在提振市场信心。本次会议通稿于下午1:40 左右发布、属于盘中发布,类似2022 年和2023 年的4 月政治局会议(均为下午1-2 点),明显早于惯例(一般是当天下午新闻联播前);此外,7.18 二十届三中公报对经济形势部署明显增多,本次年中政治局会议篇幅也是近年最多、超1700 字(过往一般1100-1400 字),均指向中央对经济很关心,旨在提振信心。

      2、对经济形势更为担心、“直面困难”,但也强调“这些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

      本次会议大体延续了6 月以来的总理座谈会、国常会等一系列会议的说法,延续强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新增“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与此同时,会议强调“这些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此前7.15 统计局指出是“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

      3、政策重心有所调整:“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更突出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同时,稳增长仍是硬要求、强调“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方面,本次年中政治局会议前召开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共2.2 万字、300 多项具体改革任务,大体确定了未来5-10 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因此下半年抓好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也是各部门各地的重点任务。会议也直指“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其中“改革”位列首位,要求“适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另一方面,和三中全会公报一样,“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指向稳增长仍是硬要求、应仍会“保5%”。

      4、下半年更多增量政策可期:新增“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突出“抓落实”和“及早储备增量政策”,并要求“经济大省挑大梁”。相比4 月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新增强调“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并要求“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等。具体抓手上,包括再降准降息、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也再次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

逐句解读7.30政治局会议:新变化、新思路

      5、“增强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指向应难有强刺激、大刺激。会议要求,“我们既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主动应对,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指向应难有强刺激、大刺激,除非发生了重大的风险事件。

      6、落地节奏应会有积极变化,下半年政策大体可能有三大类:1)一是短期应会有增量政策出台,重点围绕本次会议部署,包括进一步松地产、专项债加快发行使用等,事实上,会前央行已接连降息,发改委、财政部已统筹300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2)二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当前各部门各地均已开会学习传达精神,后续紧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配套改革和政策,本次会议也要求“适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3)三是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可能仍需等待,紧盯可能的触发情形:美国降息和美国大选落定;可能的重大风险事件冲击;下半年经济实际走势,尤其是房价、物价等数据。

      7、具体对策上,主要有4 大看点:一是已有政策的落实为主,包括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力“两新”等;二是产业政策有新要求,包括:新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三是房地产要求“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且“积极支持”地方收储,进一步松地产和收储规模加量可期;四是地方债新提“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财政继续加力,专项债发行使用有望加快;货币宽松仍是大方向,年内再降准降息仍可期。财政端,会议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强调“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指向后续专项债发行使用节奏有望加快,继7.25 财政部等3000 亿加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后,年内仍可能继续加码,也要求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货币端,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呼应近期央行接连降息,年内再降准降息仍可期。

      >扩内需仍在首位,新提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消费端支持仍需要更多“真金白银”。同今年4 月政治局会议,扩内需位于首位(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首位均为“强产业”),新提“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促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大,参考此前促消费各类政策效果,仍需要更多“真金白银”政策支持。

      >强产业有新要求,新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延续要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新要求:一是新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可能指光伏、锂电等领域;二是除了“独角兽企业”外,新提支持“瞪羚企业”,指硬科技领域高成长型企业,“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此前北京中关村、上海科技孵化等有提及。

      >扩开放方面,重点关注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延续二十届三中《决定》精神,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短期关注“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范围上,可能包括“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

      >房地产仍居防风险之首,延续“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要求“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地方债新提“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资本市场移至防风险,且要求“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房地产风险延续落实好“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其中,“消化存量”重点在于进一步“积极支持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指向收储规模可能加量,“优化增量”应是指销售结构变化,地产仍可能进一步放松,尤其是针对改善性需求(如进一步放松限购、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等)。地方债风险方面,新提“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应是指前期有关政策约束有望放松。金融风险部分未提“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不宜过分解读,可能是当前重要性略低于其他风险,但不代表相关风险已经化解完毕。此外,本次资本市场移至防风险,且要求“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防风险”置于首位,延续要求“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8、此外,本次会议审议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持续精文简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切实解决过频过繁问题;进一步理顺基层权责,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

      后附:本次VS 4.30 政治局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对比;逐句解读7.30 政治局会议。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熊园/朱慧 日期:2024-07-3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