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PMI数据点评:从7月政治局会议看PMI动向
7 月PMI 的小幅下降,或许在昨日的政治局会议就有“预告”。以史为鉴,7 月政治局会议在产业政策上“说得越多”,通常对应着7 月PMI 处于历史同期较低位置。不过政治局会议对于产业的重视也将更利好8 月PMI 的反弹——7月政治局会议越强调工业制造业的重要性,那么8 月PMI 的反弹空间将会越大。
而昨日的7 月政治局会议,从“新质生产力”、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再到“行业自律”等等,对产业政策的布局几乎“面面俱到”。虽然7 月PMI 处于历史同期(2013-2023 年)较低位置,但政策对产业的重视将利好8 月PMI 的回升。
7 月PMI 的下降,不在需求,更在生产。虽然7 月PMI 新订单指数边际下降(环比-0.2pct)、且仍处于荣枯线之下,但其下滑幅度较缓、并不足以解释7月制造业PMI 的边际下行。导致7 月制造业PMI 下降的主因在于生产——7 月PMI 生产指数环比-0.5pct、对制造业PMI 造成了0.125 个百分点的拖累。
如何解释生产的边际弱化?高温和产能利用率偏低是关键。以气温叙事,夏意渐浓的7 月,全国平均气温越是高于正常水平、那么7 月制造业PMI 低于历史同期的概率也会被放大,背后的原因可能系高温环境会影响工业正常开工进度,从而压低PMI 景气度。基于今年7 月全国气温偏高的情形,高温或对制造业开工造成影响,从而压低PMI 生产指数、并对制造业PMI 形成拖累。
以产能利用率叙事,前期产能利用率偏低问题开始影响制造业开工。我们早在此前的报告《2024 年6 月经济数据点评:4.7%的政策留白》中提示,在产能利用率持续偏低的背景下,工业制造业端“生产强”的局势不会一直持续——产能利用率整体依旧偏低说明工业供强需弱的问题仍在发酵中,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厂商的生产动能。目前PMI 生产指数已连续3 个月下降,或许这就是生产端开始弱化的表现。
7 月数据再证明“弱补库”思路。从PMI 新订单指数和PMI 产成品库存指数的12 个月移动平均走势来看,近期“库存升、新订单起”的局势确实颇有进入主动补库的意味。但是结合7 月最新数据来看,7 月PMI 新订单指数为49.3%(环比-0.2pct)、PMI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8%(环比-0.5pct),均在边际下行的两大指数说明在需求整体依旧偏弱的情况下,补库周期的开启相对薄弱。
制造业企业规模越大,景气度越高?7 月各规模的工业企业景气度出现明显分化,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50.5%(环比+0.4pct)、49.4%(环比-0.4pct)、46.7%(环比-0.7pct),无论从绝对值数值上、还是环比增速上,7月呈现出的规律似乎是“企业规模越大、PMI 景气度越高”。结合7 月政治局会议“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的最新表述来看,政策的支持对提振中小企业信心极其关键。
非制造业同样呈现边际弱化态势。除了制造业PMI,7 月建筑业PMI 与服务业PMI 的景气度也在回落。7 月建筑业PMI 为51.2%(环比-1.1pct),背后主要与地产尚未完全恢复、基建景气度也暂未“强势回归”相关。7 月服务业PMI 为50.0%(环比-0.2pct),处于有数据以来7 月服务业PMI 的底部位置,说明距离消费的完全企稳回升还有一定距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