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PMI连续3月收缩 怎么看、怎么办?
事件:2024 年7 月制造业PMI49.4%(前值49.5%);非制造业PMI50.2%(前值50.5%)。
核心观点:7 月制造业PMI 低位微跌、连续第3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进出口之外的多数分项回落,指向“外需强、内需弱”的特征延续,整体经济景气度仍弱。往后看,要实现全年增长目标,需要下半年GDP 增速回升至5%左右,政策加码是关键;继续提示,短期政策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指向增量政策应会陆续出台,尤其是地方化债、核心城市进一步松地产、地产收储规模扩大、专项债加快发行等。
1、7 月制造业PMI 微跌、符合预期和季节性;非制造业PMI 持续回落。7 月制造业PMI为49.4%,较前值微跌0.1 个点,基本符合预期和季节性(2015-2019 年7 月PMI 平均环比回落0.1 个百分点),连续3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7 月非制造业PMI 回落0.3 个百分点至50.2%,连续4 个月回落;其中服务业PMI 回落0.2 个百分点至50.0%,建筑业PMI 回落1.1 个点百分点至51.2%。7 月综合PMI 产出指数回落至50.2%,指向企业景气扩张继续放缓,可能与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局部地区高温洪涝天气等因素影响有关。
2、分项看,可重点关注供需端、贸易端、价格端、库存端、就业端的5 大信号:
2)进出口订单小幅回升,但均继续处于收缩区间;7 月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提升。出口端,7 月新出口订单为48.5%,较前值提升0.2 个点,连续3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高频看,7 月前20 日韩国出口18.8%(6 月8.3%),出口运价续升,整体外需仍在回升。综合看,考虑到基数走低,预计7 月出口增速进一步提升;进口端,7 月进口订单微升0.1 个百分点至47.0%,连续4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侧面反映经济压力仍存。
3)价格指数回落,预计7 月PPI 同比-0.8%左右;库存低位震荡。价格端,随着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7 月原材料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下降1.8、1.6 个百分点;预计7 月PPI 同比维持-0.8%左右(6 月-0.8%)。库存端,7 月PMI 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分别变动0.2、-0.5 个百分点,维持低位震荡,整体库存周期回升仍需时日。
4)大企业景气回升、中小企业景气回落,建筑业就业续创新低。7 月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变动0.4、-0.4、-0.7 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景气连续3 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就业方面,7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变动0.2、0.1、-2.7 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降至40.2%,续创2020 年3 月以来新低。
5)服务业景气继续回落,建筑业景气创近年来新低。服务业方面,7 月服务业PMI 回落0.2个百分点至50.0%,从行业看,交运邮政、文体娱乐业景气较高,零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业景气较弱。建筑业方面,7 月建筑业PMI 回落1.1 个百分点至51.2%,跌至2020年3 月以来新低,应是受地产下行、基建施工偏慢影响,也与高温暴雨洪涝等扰动有关。
3、总体看,7 月PMI 连续第3 个月收缩,多数分项小幅回落,需求不足仍是核心制约。
7 月制造业PMI 小幅回落,连续第3 个月收缩区间;除了进出口分项回升,其余分项多数小幅回落;指向外需偏强,内需偏弱的特征延续,背后还是地产、消费两大内需分项持续低迷,对生产端的拖累逐步显现,这应是7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的经济背景。
4、往后看,实现全年目标要求三季度经济好转,下半年更多增量政策可期。基本面看,二季度GDP 增速降至4.7%,要实现全年增长目标,需要下半年GDP 增速回升至5%左右,指向三季度经济可能环比边际好转,主要支撑力量可能是政策发力推动投资回升、出口延续偏强。政策面看,7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预计政策落地节奏应会有积极变化。短期应会有增量政策出台,重点围绕本次会议部署,包括专项债加快发行使用、再降准降息、地方化债、进一步松地产、地产收储规模扩大等。但预计仍难有强刺激、大刺激,除非发生了重大的风险事件。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