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宏观经济:基本面边际放缓 供给强于需求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2024 年7 月基本面延续修复态势,供给端修复较快,核心在于工业稳增长政策效果凸显,尤其是十大重点行业生产端扩张态势明显,同时服务业也处于保持恢复态势。在市场内生动能企稳以及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情况下,经济总体处于向潜在增长中枢收敛的过程,预计全年GDP 增速实现5%左右的目标难度不大。大类资产方面,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的主线,我们建议关注资本市场三大方向:一是资产荒背景下的高股息红利类资产,二是上游资源品,三是安全与发展融合的相关的成长股方面。固定收益方面,预计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总体呈现震荡后逐渐向下的走势,利率较难出现超预期上行。
工业供给快于需求,服务业景气分化
7 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我们预计7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或为4.9%。当前工业企业整体的盈利基础仍需巩固,供给发力先行但有效需求不足,呈现被动补库特点,工业生产的持续性仍待需求发力支撑。往后看,7 月30 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经济大省(广东、浙江、江苏等)也主要是工业大省,为起到挑大梁作用,下半年工业生产或将总体保持相对积极态势。7 月份服务业景气总体平稳,但有所分化。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相对积极,但零售、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有待提升。
社零同比稳步修复,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预计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2.8%(前值+2%),低基数情况下社零稳步修复。一方面,从出行数据来看,城市内出行和跨城属性均保持修复态势,暑期出行景气度较高,或将助力线下消费恢复。但另一方面,预计乘用车消费仍然承压,7 月是传统的乘用车销售淡季,预计销量恢复乏力,价格低迷导致消费者对汽车购买仍持有观望态度。政策端,7 月底以旧换新进一步发力,提振消费的关注度也提升,但政策落地效果仍有待观察。
“性价比红利”支撑出口,PMI 较强预示进口改善预计2024 年7 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0.4%,人民币进口增速为3.9%。我们提示,关注出口“性价比红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重视三大逻辑:
其一是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K 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和家具等领域的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其二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制造”出海带动我国出口增长;
其三是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独立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CPI 小幅回升,PPI 降幅收窄
预计7 月CPI 同比增速为0.3%(前值0.2%),对应环比增速为0.3%。随着翘尾的拖累因素逐步消散,CPI 有望温和走升。随着天气转暖供应增加,食品价格仍然将处于季节性低位。工业消费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消费需求有望回升,价格总体或将稳中略升。另一方面,服务价格则在服务需求逐步恢复推动下有望继续回升。
预计7 月PPI 同比增速为-0.5%(前值-0.8%),对应环比增速为0.2%。整体来看,PPI 同比降幅或趋于收敛通道中,地产链工业品价格仍有拖累,玻璃价格环比6 月回落。
失业率或季节性抬升,政策发力稳青年就业
我们预计7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较前值有所抬升,符合毕业季的季节性影响。一方面,虽然毕业季人数再创新高,但就业政策提前发力,通过强化实名服务,增加岗位设置、就业补贴扩岗补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多种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虽然房地产业及其上下游行业用工需求较难提振,但工业企业生产保持景气、消费场景持续恢复,就业岗位需求持续释放,对农民工就业有所支撑。
预计7 月金融数据仍略有承压
预计7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000 亿元,同比少增约1400 亿元,对应增速回落0.1 个百分点至8.7%;社融新增7300 亿元,同比多增约2000 亿元,增速8.2%,前值8.1%;M2 增速6.3%,前值6.2%;M1 增速-5.4%,前值-5%。预计年内社融、M2增速进一步下探的压力明显缓解,政府债券对社融增量形成支撑,M2 增速在去年下半年渐进下行,也会对今年数据有基数的助力。对于货币政策,政策强化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7 月降息将推动这个过程,预计三季度降准概率较大,美联储9 月大概率降息,此后我国存在继续降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
风险提示
1)美国大选背景下,中美博弈或加剧
2)巴以冲突外溢,或导致中东局势持续紧张
3)朝韩冲突升级存在隐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