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利率篇:债券市场研究分析框架

宏观利率篇:债券市场研究分析框架

宏观研究 71

  【核心结论】由于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不再是大开大合,我国债市呈现牛陡越来越不陡,熊平越来越不平的发展特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都是债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利率波动放缓,供需面对债市的影响加大。一方面,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分析更喜欢从需求角度来看,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以地产、汽车为代表的衣食住行需求;另一方面,新货币政策框架正在形成中,新框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同时,资金分层“消失”,季节性波动收窄。此外,近几年利率周期波动放缓,机构行为研究受到重视,加剧投资行为的一致性,行情转换频繁。

      【报告亮点】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供需面和机构行为角度出发,结合债市新发展特点对债市研究框架进行更新。

      【主要逻辑】

      债市结构与变迁:牛陡越来越不陡,熊平越来越不平? 结构上,各品种托管量分化。其中,利率债稳增、信用债增速回升、存单增速转正、转债增速下滑。久期上,信用债先降后升、利率债拉长。

      债市影响因素分析: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都是债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经济增长、工增、通胀、库存产能、投资等常用指标与利率关系趋弱。仅剩长债利率与资金面保持较强相关性。

      基本面分析:从需求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分析

      对中国经济的分析更喜欢从需求角度来看,也就是GDP的支出法,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以地产、汽车为代表的衣食住行需求。

      货币政策和流动性分析:新货币政策框架正在形成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变化? 央行24年7月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操作,显示新货币政策框架正在形成中。货币操作目标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是形成新的政策利率体系。

      2021年以来,随着债务驱动经济增长的阶段逐渐过去,货币信用周期不再明显,紧货币时期缺失,对债市的指引意义下降。

      供需分析和机构行为:利率周期波动放缓,机构行为研究受到重视? 供给方面,利率债的供给与财政、广义财政政策相关,信用债的供给则对应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和城投债监管政策。需求方面,2013年以后债市进入“大资管时代”。近几年利率周期波动放缓,机构行为研究受到重视,可通过情绪指数、欠配指数对机构行为分析。

宏观利率篇:债券市场研究分析框架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金融监管加强,货币政策新变化,债券供给超预期,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超预期变化,数据统计存在遗漏或偏差。

机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姜珮珊 日期:2024-08-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