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双周报:扩内需、稳增长是短期政策主线
本报告导读:
落实三中全会改革举措是重要任务,但并非短期主要矛盾,伴随5 月份以来经济的边际放缓,稳增长诉求进一步加码,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当前形势与任务的分析,以及7 月底政治局会议表态,均指向短期扩内需、稳增长导向,但是预计更加强调政策落地和效果显现,前期政策的配套政策有望进一步跟进,新的增量政策短期或仍待观望。我们判断四季度之后政策主线可能从稳内需转向稳外需。
投资要点:
7月底政治局会议召开,短期稳内需、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7 月30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本次会议一方面强调对三中全会改革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在扩内需、稳增长方面着墨颇多,宏观政策方面,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以及“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加速发行;扩内需方面,把服务消费放在突出位置,预计文旅、养老等行业会得到政策支持,此外“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都是扩内需重要措施;产业方面,政治局会议首次使用“防内卷”来描述行业竞争,希望以良性竞争形成技术突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望以市场机制推动落后产能出清,提出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预计相关前期风险基金、耐心资本会进一步加码。
19 个新职业正式发布,突出“数、智、绿”,助推相关产业升级。
2024 年7 月31 日,在吸收采纳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19 个新职业和汽配销售经理人等28 个新工种信息,并调整变更了11 个职业(工种)信息。此次新增19 个新职业多半与数字和智能相关,与新质生产力关联紧密,突出数字经济的重要地位,预示新型制造业以及高科技制造业发展前景良好。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发布的新职业中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以及氢基直接还原炼铁工都为绿色职业健全基本医保保险参保长效机制,有效减缓医保基金长期收支压力。2024 年8 月1 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一是完善政策措施;二是优化管理服务;三是强化部门协同。2023 年医保基金总收入3.35 万亿,总支出2.82 万亿元,短期来看运行较为稳定,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长期存在收支压力,《指导意见》种种鼓励参保人持续参保的优惠措施将有力减缓医保基金收支压力。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速度不及预期,内生动能恢复缓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