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数据点评:出口走弱的两个逻辑
事件:8 月7 日,海关总署公布7 月中国进出口数据,出口(美元计价)同比下行1.6 个百分点至7.0%,进口(美元计价)同比上升9.5 个百分点至7.2%。
核心观点:发达国家需求走弱叠加关税扰动,直接影响我国出口。
7 月出口增速低基数下仍然回落,从环比来看,对发达、对新兴国家出口均偏弱。7 月出口当月同比(美元计价)较6 月下滑1.6pct 至7.0%,环比(-2.4%)明显弱于季节性(2.1%)。
分国别来看,对发达经济体同比上升0.3pct 至6%,主因基数走低,环比(-0.1%)则弱于季节性(2.4%),对新兴经济体同比回落2.7pct 至7.7%,环比(-3.6%)也弱于季节性。
外需方面,发达国家进口与自身需求统一后,近期发达国家消费走弱、全球制造业景气下行,直接拖累我国出口。上半年我国出口改善主因海外去库存结束,其一带动发达国家消费品进口由低位向消费需求高位回归。其二带动发达国家中间品、资本品进口向工业生产回归,但两者已基本统一。而近期发达国家核心商品消费走弱,全球制造业景气下行,分别导致海外消费品进口与海外中间品、资本品进口下降,相应压制我国对应类别商品出口。
事件性影响方面,应对潜在新增关税的“抢出口”或已在发酵,但豁免清单到期也构成冲击。7 月对美国出口同比(+1.1pct 至8.5%)上升,环比(0.5%)仅小幅弱于季节性(1.3%),是发达国家中表现相对最好的。但从商品结构来看,7 月增速上升的主要为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下跌行业中玩具、家电跌幅较小,上述商品也是美国对华依赖度高、同时还未加征关税的领域,或预示“抢出口”已在发酵。但同时,出口下滑较多的为塑料制品、家具、纺织服装箱包、电气设备等等,也是6 月14 日669 亿关税豁免清单到期的主要商品。
重申观点:美国补库进程接近结束、全球制造业景气走弱、关税豁免清单到期、基数走高,是下半年出口四大下行风险,“抢出口”会有对冲但效果预计有限,出口增速或继续回落。
发达国家进口回归至由当期需求驱动后,需求变化会更直接影响进口。目前美国库销比已接近历史中位数,且更依赖我国的消费品库销比更高,意味着消费品补库阻力更大,加之超额储蓄消耗完毕后发达国家消费趋于走弱,全球制造业景气下滑,也会影响我国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此外关税豁免清单到期也构成拖累,虽然抢出口在发酵、但对冲效果有限。
常规跟踪:商品出口分化,进口反弹源于低基数。
出口商品: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回升。而纺织服装、汽车机械和高端制造以及能源资源品出口增速回落。7 月消费电子出口(+4.9pct 至17.3%)增速有所回升。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液晶平板显示模组、集成电路、手机均有较大改善。能源资源品(-8.2pct 至-0.4%)出口增速则自高点回落。纺织服装箱包出口增速下行(-4.3pct 至-3.1%),汽车机械和高端制造(-1.7pct 至13.5%)出口增速也呈现回落态势。
而对日本、英国出口增速均大幅回落。对新兴国家和地区方面,对俄罗斯(-6.6pct 至-2.5%)、对东盟(-3.3pct 至12.5%)、对韩国(-3.6pct 至1.2%)出口同比增速均有所下滑。
进口:7 月进口增速明显回升主因低基数,结构上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反弹,大宗工业品进口增速也有所上升。7 月进口增速上升主因基数明显走低,而环比(3.4%)基本符合季节性。
拆分结构看,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在低基数下大幅回升(15.4pct 至15.2%)。其中集成电路(+15.0pct 至14.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0.6pct 至69.7%)、汽车及零配件(+15.5pct至11.3%)均回升明显。此外大宗工业品进口有所回升。进口数量方面,原油(+7.7pct至-3.1%)、铁矿石(+7.8pct 至10.0%)、铜(+0.9pct 至9.6%)同比明显改善。
风险提示:发达国家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制裁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