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PPI点评(2024.7):核心CPI同比再创新低 期待财政补贴尽快见效
投资要点
7 月CPI 受食品价格和基数走低的共同拉动小幅反弹,但核心CPI 同比却再度下降至阶段性低位水平,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的消费内需动能仍然偏弱。7 月CPI 同比小幅上行0.3 个百分点至0.5%,达到23Q2 以来的次高水平,一方面受到去年同期大幅走低的基数影响,另一方面7 月食品价格在极端高温雨水天气下大幅上行是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 同比下行0.2 个百分点至0.4%,为2021 年4 月以来最低涨幅,服务同比小幅回落0.1 个百分点至0.6%,维持在较为稳定的增长区间,消费品同比尽管上行0.6 个百分点至0.5%,但主要因为去年同期基数大幅走低,汽车价格跌幅再度扩大,显示当前我国的消费内需动能仍旧偏弱,期待超长期特别国债加码消费品补贴能够尽快见效。
高温极端天气、肉类供需均衡,共同推动低基数下食品涨幅走高,对CPI 形成短期拉动。
7 月食品CPI 环比超季节性大幅上涨1.2%,叠加低基数影响,共同推动食品CPI 同比跌幅从前月的-2.1%收窄至0%。供给侧两项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一,7 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极端高温雨水天气,推动鲜菜、鲜果和蛋类(环比分别为9.3%、-0.3%和3.7%)当月涨幅分别比季节性高出5.8、3.9、2.3 个百分点,这一因素预计持续至8 月,9 月后或有望回落。其二,生猪供需持续趋于均衡,7 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0%,同比在低基数影响下再度上行2.3 个百分点至20.4%,预计后续月份猪肉价格将逐步回归正常的季节性环比涨幅,同比涨幅还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PPI 同比跌幅与上月持平,尽管油价环比转涨,但煤炭钢铁有色涨幅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显示出内需相对不足对上游工业品价格的拖累。7 月煤炭开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PPI环比涨幅分别为0%、-1.7%、1.6%,分别较上月涨幅缩窄或跌幅扩大1.1、1.1 和2.2个百分点,显示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相对仍然不足,对上游工业品价格的拉动作用难以持续。国际市场供需大循环所决定的原油价格上涨,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PPI 环比从前月的-2.9%大幅上行至3.0%,但仍不敌上述由内需拖累的大宗工业品价格下跌的影响程度。加之基数亦从5-6 月的谷底有所回升,共同导致7 月PPI 环比和同比跌幅分别持平于上月-0.2%和-0.8%的水平,未能延续改善。
7 月核心CPI 再度下行、PPI 未延续此前的连续改善态势,均指向当前经济处于地产周期抑制商品消费、叠加地方债务风险加速化解投资增速亦难推升的结构调整阶段。当前货币宽松效果日渐钝化;地方财政持续歉收导致前期消费补贴力度较弱,3000 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码两新有望带动大宗可选商品消费一定程度的连续改善。当前我国消费和投资内需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以及地方债务风险加速去化的拖累而显著偏弱,地方财政也因上述原因自年初以来持续呈现歉收格局,并导致5 月落地的首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补贴力度实际偏弱。而本次宣布统筹安排3000 亿特别国债资金用于直接补贴,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的补贴比例均有明确规定,我们预计将拉动下半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外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同比增速或可由此达到4.0%,加之房地产市场在各地更大力度的政策放松之下缓步向供需均衡靠拢,在此背景下,核心CPI 和PPI 至年底有望波动中趋于同步温和改善。
风险提示:地产竣工持续回落、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加快拖累商品消费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