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中观看实体系列之二:公共消费增加 利好哪些行业?

中观看实体系列之二:公共消费增加 利好哪些行业?

宏观研究 76

中观看实体系列之二:公共消费增加 利好哪些行业?

  相比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消费的关注明显上升,特别是在决议中提到,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那么,到底什么是公共消费?

      增加公共消费本身又会带来哪些行业机会?

      到底什么是公共消费?公共消费并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狭义公共消费指以政府为主体发生的、具有消耗性质的公共支出,包括政府自身消费和社会性消费。公共消费主要分布在社会性功能较强的行业领域,比如公共管理、卫生、教育和科研等。由于增加公共消费需要从税收或者资本市场中汲取资金,从而影响到私人投资和消费,因此一般公共消费乘数小于居民消费乘数。不过,短期公共消费对居民消费或也存在“挤入效应”,且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和股票市场表现均暂弱,资产负债表受损之下居民消费倾向受到制约或较大,直接提升居民消费的政策效果不确定性较大。

      我国公共消费处于什么水平?我国公共消费率处于发展中国家中上水平,但较发达国家而言偏低。公共管理及国防社保占据全球公共消费的主要支出,发达经济体在卫生和社会工作方面的平均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达到31.3%,约为新兴经济体的2 倍。公共消费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具体到我国,从数额上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公共消费支出也不断增加,不过增速整体波动下行。2023 年公共消费支出共20.8 万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GDP 增速近3 个百分点。从占比来看,1999 年后公共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农村居民消费,2023 年公共消费支出约占最终消费的三成,在GDP 中的占比则为16.5%。2000 年以来,公共消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与GDP 增速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我国公共消费具有一定的逆周期调节特点。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的公共消费支出更多,西部地区平均公共消费率最高。从行业层面来看,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外,公共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卫生和教育。

      公共消费增加,利好哪些行业?政府增加公共消费的资金来源可能有三:

      一是年内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是财政税体制改革支出方向转变;三是其他增量政策。将通过三种途径提振经济:第一,增加公共消费可以直接提高GDP;第二,公共消费增加形成当期消费的“挤入效应”;第三,对民生投入的增加,将减少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亦推动当期消费回升。我国公共消费支出乘数约2.1,能撬动大约0.5%-1.7%的GDP 增长。从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来看,以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为主的服务业或将受益最大,水利设施、卫生、教育和医药等行业紧随其后,对全行业总产出拉动的乘数效应约在2 倍左右。权益市场,关注教育、通用设备、医药商业与中药行业。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失效;测算存在偏差。

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兴/马骏 日期:2024-08-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