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系列六:央行逆周期时间临近 8月宏观仍积极
宏观事件
8 月9 日,人民银行发布《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逆周期调节,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核心观点
基调:经济表述弱化,逆周期调节临近
经济形势弱化:外部从“不确定性”转向“不利影响”;内部有效需求不足依然在第一位。
货币政策逆周期:长期来看,金融供给侧改革仍将延续;短期来看,货币政策表述中删去了“跨周期调节”,内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货币逆周期实施时间正在临近。
展望:货币宽松、财政积极、8 月反弹
货币总量关注信贷扩张。货币政策报告维持对于“价格”因素的强调,“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不同的是,二季度报告将“信贷”和“债券”的表述顺序做了调换,更加强调信贷市场的作用。
金融机构加大风险定价。央行货币政策信号意义更强(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但同时市场风险定价需求进一步上升(金融机构持续提升自主定价能力),预计金融供给侧改革延续,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关注金融对“重大战略”的风险定价。
维持外汇市场稳定决心不变。在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央行用两个坚决来表达稳汇率——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预计8 月宏观逆周期政策将落地。金融防风险从“防守”转向“进攻”——在发展中防风险。
市场的风险在于两个,央行在专栏4 和专栏5 中进行了阐述,一方面,随着未来逆周期政策的落实,利率尤其是长端利率面临着上行的风险,资管产品面临去杠杆的风险;另一方面,海外央行8 月政策意外不宽松(比如原油等大宗商品涨价导致)将抑制全球美元流动性的扩张空间。
风险
经济数据短期波动风险,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搜索
概念板块
F5G概念(19)中俄贸易概念(51)国企改革(1080)互联医疗(91)湖南(144)流感(101)娃哈哈概念(21)激光雷达(31)电子烟(34)航天概念(88)纾困概念(50)辽宁(77)房地产开发(78)深股通(1297)数字货币(69)通用航空(39)重庆(77)中特估(75)智能电网(164)化学原料(83)土地流转(43)工业母机(79)化妆品概念(53)人工智能(525)动力电池回收(35)通信服务(39)AI芯片(21)北斗导航(76)智能穿戴(100)河南(109)软件开发(194)生物质能发电(24)Kimi概念(19)半导体概念(293)中字头(107)HIT电池(34)RCEP概念(23)人脑工程(17)CAR(22)百度概念(85)环保行业(120)职业教育(60)IGBT概念(38)有色金属(74)参股银行(209)Sora概念(35)多模态AI(32)太阳能(370)标准普尔(915)新型城镇化(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