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研究:供应阶段性受限 有效需求不足并未显著改善

宏观研究:供应阶段性受限 有效需求不足并未显著改善

宏观研究 60

  核心观点

      (1)7 月CPI 同比增速0.5%,好于预期和前值,新涨价因素是主要支撑,翘尾因素影响有所回落;从结构来看,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增速均明显改善,而食品价格改善更为显著,应是本月CPI超预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主因应是极端天气限制供应,叠加猪价持续回升,食品价格环比显著回升。

      极端天气限制供应,叠加猪价阶段性走高,食品价格环比显著回升。年内食品价格同比增速走弱,一直是CPI 同比增速的主要拖累,7 月食品价格同比增速较为明显回升,从6 月-2.1%升至7 月0%,拖累作用明显减弱,环比增长1.2%,亦明显高于CPI 环比增速0.5%,其中鲜菜、蛋类、猪肉价格环比显著上涨,鲜果价格环比增速边际明显改善,成为支撑食品价格环比增速走高的主要分项。

      原油价格回升增大输入性通胀、暑期旅游旺盛带动旅游和交通工具等价格走高,毕业季带动租赁房价格上涨,非食品价格环比增速回升。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由6 月0.8%回落至0.7%,环比增速由6 月-0.2%回升至0.4%,边际明显改善,略低于7 月CPI 环比增速0.5%。

      (2)7 月PPI 同比增速-0.8%,整体符合预期,PPI 新涨价因素影响延续边际走弱,较前值回落0.2pct。

      从上中下游来看,上游采掘和上游原材料价格保持相对较高粘性;下游消费价格仍较弱,指向终端需求不足,与6 月下游消费利润占比持续回落相一致,亦与7 月PMI 需求走低相印证;中游制造业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并未因上游涨价,下游需求不足,而呈现价格回落现象,或因外需仍是当前主要拉动力,这亦与6 月工业企业利润释放信号相一致。考虑年内出口或逐步回落,若终端需求仍未能明显回暖,中游设备制造收益或面临下行风险。

      从重点行业来看,7 月输入性通胀作用有所分化,原油价格回升,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回升,而有色金属价格回落,导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走弱;生产有所放缓,钢铁价格走低,房地产市场尚未明显回暖,非金属矿物质价格环比走弱;出口拉动的行业价格增速亦出现分化,纺织业价格环比继续回落,或指向出口需求走弱,船舶价格环比延续上涨,指向其出口韧性仍强,而汽车制造业价格环比走高,应是内外需共同拉动。

      (3)向后看,预计通胀延续温和回升,预计8 月CPI 同比增速0.4%左右,PPI 同比增速-1%左右。

      7 月CPI 同比增速超预期走高,主因应是局部高温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影响,制约供应能力,进而导致价格超预期回升。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未显著改善,仍是当前制约因素,7 月PMI 亦再次体现这一问题。党的三中全会和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明确提出加强逆周期调节,扩大内需,坚定完成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一方面,宏观政策重点是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如7 月25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 亿元超长期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预计带动GDP 增速0.25-0.4个百分点,且专项债发行亦有所提速;另一方面,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着力点转向惠民生,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政策或落脚于增发消费券、培育文旅体育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餐饮消费新场景等。综上,预计通胀有望延续温和回升,预计8 月CPI 同比增速0.4%左右,PPI 同比增速-1%左右。

宏观研究:供应阶段性受限 有效需求不足并未显著改善

      (4)本周宏观环境分析:海外需求放缓,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周期分化在政策环境方面,市场对美联储9 月降息预期存在分歧,重点关注8 月美国通胀和就业市场数据。欧洲央行9 月降息预期升温。国内  扩内需政策力度有所加大,推进落实已确定政策,各地逐步推出新的稳地产措施,如广州花都区买房可享“准户口”待遇等。

      在非政策环境方面,美国经济呈现一定回暖迹象,美国7 月ISM服务业指数重新扩张,摆脱6 月创下的四年来最严重的萎缩,就业、新订单、商业活动分项指数均重返扩张区间,对7 月数据构成提振,或对非农就业产生支撑,同时,美国6 月份贸易逆差三个月来首次收窄,商品和服务出口额创下年内最大增幅,外需回暖或将助力美国经济“软着陆”。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尽管随着通胀缓解和工资上涨,欧元区的实际收入稳步增加,但欧元区零售销售仍未能连续两个月增长,欧元区8 月Sentix 投资者信心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跌至1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经济修复的不确定性仍大,日本经济供需两端均弱,由于通胀持续、消费者支出谨慎,6 月日本去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家庭消费开支同比减少1.4%;严重的人手不足以及长期的日元贬值导致原材料成本飙升等,7 月日本全国破产企业数量达到920 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91 家,近11 年来该数据首次在7 月超过900 家,同时,日本车企造假问题不仅导致车辆减产,还影响了如橡胶、合成树脂、铝材、钢板等用于汽车零件的材料出货量。7 月我国出口在合意区间逐步放缓,CPI 同比增速超预期回升,PPI 同比增速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袁野/苑西恒 日期:2024-08-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